戰略與執行
“做企業是戰略重要還是執行重要?”這是營銷界和企業界爭論最多的話題之一。我的觀點是“執行比戰略更重要。”
“戰略是中長期的、綱領性的、指導性的、方向性的,有了戰略才有戰術然后再談執行。戰略是做正確的事情,是關乎效果的問題;而執行是正確的做事情,是關乎效率的事情;自然是戰略更重要。”這是唯戰略論者的論調。
不否認做事情需要動腦子、想方法、用策略,不能選錯了方向、走錯了路。但話又說回來,這世上有多少人做事前不動腦筋想辦法,然后再去實施的呢?!又有多少人會出現南轅北轍的方向性錯誤呢?!畢竟我們都不是傻瓜,至少我們都不肯承認。
那么現在我們發現,討論“做企業是戰略重要還是執行重要”這個命題的重點不在“戰略重要而執行不重要”或“執行重要而戰略不重要”,也不在“要戰略而不要執行”或“要執行而不要戰略”,而要論述“一個企業經營的成敗,戰略所起的作用和執行所起的作用到底哪一個更大些”。下面將從三個不同的角度進行分析來論述“執行比戰略更重要”這樣的觀點。
首先,執行的好壞比戰略的好壞更容易評判。
我們所講的戰略一定是好的戰略,所講的執行也一定是好的執行,因此要判斷“好的戰略和好的執行哪個更重要”首先要清楚的界定“什么是好的戰略?什么是好的執行”。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什么是好什么是壞,你說了不算,我說了也不算,還得靠事實來說話。好執行比好戰略容易評判有兩點論據:第一、戰略既然是中長期的,那它短時期內就沒有辦法衡量。而執行是短期的,因此比戰略容易衡量;第二、戰略是復雜的、全盤的,影響的因素很多,這其中就包括執行。成功了,你可以把功勞歸結為好的戰略;不成功,你也不能把罪過全部歸結為戰略的不好,因為可能在其他層面上出了問題,因此我們發現戰略的好壞根本沒有辦法簡單加以判斷。
既然戰略正確與否、好壞之別都難以評判,那么這個命題就接近于偽命題了,判斷戰略和執行誰更重要就失去了意義。
其次,好的戰略比好的執行更難求。
營銷屬于經濟學的范疇,既然是經濟學的范疇就要考慮投入產出比。每個企業都會有戰略,一般而言,都會切合企業的實際,能夠指導企業的執行。好的戰略是每個企業都期望得到的,但問題是戰略的好是永無止境的,為了讓戰略更完善(我們暫時把戰略看成是可以判斷好壞的),我們需要付出更多。戰略的邊際效益是持續走低的,需要讓戰略的水平更上一層樓,有時是可與不可求的,這種戰略已經超越了科學上升到藝術的高度,它需要的是運氣、機遇加巧合,是不可預期的,因此,一味的追求所謂的完美的戰略,浪費的必將是時間和市場機會。而好的執行則相對容易得到,容易把握,可控性強。
最后,戰略風險更高。
做策劃咨詢多年,接觸了很多企業,也接觸了很多的企業老板,他們對戰略的認識可以用以下這些關鍵詞加以概括:適合企業的、出其不意的、差異化的、獨特的、爆炸性的,這些詞歸結起來不外乎一個“新”、一個“奇”。
這沒有什么不對,所謂“戰勝不復”,別人用過的招,而且是打勝仗的招,用到自己的企業可能就不靈驗了,因為時間變了、地點變了、人物也不變了,更關鍵的是環境變了。中國古代兵法也講究“攻其不備、出其不意”,俗語“亂拳打死老師傅”講的是不按規則、不按常理出招,講的還是個“新”和“奇”。
但過猶不及,如果企業老板一味最求“新”和“奇”,一味追求看到戰略報告第一眼心跳的感覺,一味追求那所謂顛覆行業、顛覆規則的快感,其實是很危險的。按照這種標準所評價出來的好戰略必是別人沒有用過的,也是沒有經過市場和實踐驗證過的,它是一把雙刃劍,在出其不意殺敵一千的時候,可能也會有很多不可預期的風險而自損八百。所以這種標準下的戰略越好,往往企業面臨的風險將越大。
由此可見,企業運作的重點應該是執行而非戰略,應該是制定執行范圍內的戰略,然后再去實施戰略指導下的執行,別把戰略想得太復雜!沒有執行,一切都是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