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為媒推開中韓兩扇門 “東大門”怎么看“大紅門”?
韓國東大門與北京大紅門攜手,中韓專業市場跨國合作初現端倪,上期本報從中方活動主辦者新世紀服裝大廈入手談及兩國專業市場合作的基礎,而我們更想了解的是韓國東大門市場的運營現狀、東大門計劃如何與大紅門進行合作,韓國專業市場的發展對我們有何啟示等,帶著這些問題,韓國東大門服裝協會事務總長車京南先生做了介紹。
“大紅門服裝市場在數量和功能性上都已初具規模,但在搞活市場特點和專業化方面,我認為大紅門還發展得不夠。服裝專業市場今后如何發展,如何走向國際化,重要的一點是差異化經營。”
4月19日,連續兩天的韓國服裝品牌招商會在北京新世紀服裝大廈圓滿落幕。記者在活動現場找到了韓國東大門服裝協會事務總長車京南先生時,他依然沉浸在活動的熱烈氣氛中,談到中國大紅門和韓國東大門的“兩門”合作,他向記者介紹了韓國東大門服裝市場,并對如何尋找兩國專業市場共同發展的契機進行了詳細解讀。
大紅門服裝節推開中韓“兩扇門”
記者:是什么契機讓韓國東大門服裝市場來到北京大紅門舉辦韓國品牌招商會,本次活動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車京南:去年,我們受邀參加北京大紅門國際服裝節,有機會近距離地觀察了解大紅門服裝市場。沒想到北京大紅門服裝市場群規模這么大、數量這么多,這和我之前的想象大相徑庭。雖然我對大紅門并不是很了解,但“兩門”運營業態相同,其中有很多方面是共通的,再加上大紅門巨大的客流量和高知名度對我們極具吸引力。如果說中韓“兩門”可以強強聯合,那韓國品牌在中國市場的機會將更多。正是基于這樣的想法,我們積極與大紅門服裝市場探尋合作的切入點,招商會是其中一次很好的嘗試。
本次招商會,我們所帶來的六個品牌,大多數是在東大門服裝市場銷售。一方面我們想借這次活動,親身感受大紅門的商業氛圍,看看中國商戶能否接受韓國服裝的設計理念;另一方面經過初步運行,也想看看“兩門”合作是否有可實際操作性。
記者:在大紅門地區眾多服裝市場中,為什么會選擇新世紀服裝大廈作為此次招商會的合作伙伴?
車京南:我們考察了大紅門地區所有的服裝市場,新世紀服裝大廈的服裝品牌狀況、市場的運營模式和管理理念以及它的內部環境是我們最為滿意的。換句話講,新世紀特色化經營是最大的亮點,和我們追求的定位相吻合,特別是新世紀的管理者也有想引進韓國品牌的想法和愿望。
大紅門服裝市場在數量和功能性上都已初具規模,但在搞活市場特點和專業化方面,我認為大紅門還發展得不夠。服裝專業市場今后如何發展,如何走向國際化,重要的一點是差異化經營,做足自身特點,讓消費者或者是客商不用走很多地方,直接走到專業的商鋪選購自己所需要的商品。
東大門內多設計師品牌
記者:我們都很想知道,韓國東大門市場是一個什么樣的現狀?
車京南:東大門市場周邊是一個龐大的生產和采購基地,兩公里內大約有3萬多家商鋪、2萬個工廠,從上游面輔料企業到下游生產商都集中在這里。因此東大門市場也以服裝快速生產流通而聞名,從服裝設計到面輔料采購進入工廠生產到最后的流通環節,大概只需三四天的時間。
在東大門內銷售的服裝,70%-80%是設計師品牌,而且近七成是直營店運營。也許老板本身不是設計師,但他公司內一定有一批設計師支撐其品牌發展。一般來說,公司只設設計部和規劃部及銷售部,生產加工外包到周邊加工廠,這一點和中國一些品牌有些相似。在韓國,工廠定位非常細化,專門做裙子、做褲子、或做外衣,不能串類,因此可以很容易找到適合品類的工廠生產加工。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