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境外遠期跳水 升值預期非一面倒
昨天,境外人民幣不可交割遠期市場(NDF)人民幣對美元遠期匯率出現了3月份以來的最大下跌幅度。其中,1年期人民幣對美元NDF匯率跌幅超過1%,顯示出境外市場對于人民幣升值的預期進一步弱化。
據彭博資訊系統顯示,截至昨天19:40,境外1年期人民幣對美元NDF達到6.5250,較前日6.4400的收盤價下跌了850個點,跌幅達到1.3%,是3月份以來NDF創下的單日最大跌幅。目前人民幣對美元NDF匯率已回復至2月下旬的水平。
作為一個不可交割的遠期市場,NDF基本上反映的是市場對于人民幣未來升值幅度的預期。與前期相比,這一升值預期幅度目前已明顯縮窄。以昨天的6.5250的匯率來計算,境外市場預期一年期后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幅度為7%,而前期這一幅度持續維持在9%以上,當前市場對于人民幣的升值預期已較前期大大減弱。
事實上,境外NDF市場對于人民幣升值預期的放緩從3月中旬以來就有所顯現。
彭博資訊系統顯示,一年期美元對人民幣NDF從年初的6.7150一路下滑,至3月中旬達到最低點6.27附近,隨后呈橫盤整理格局,自4月中旬以來,這一匯率又呈迅速回升態勢,一路走高至昨天6.50附近。
這與境內市場人民幣升值幅度自4月中旬以來放緩有關。自人民幣中間價4月10日首破7.00關口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圍繞6.9上下已徘徊三周多的時間,目前境內市場上對于人民幣升值速度將放緩的預期也逐漸強烈。
“市場對于人民幣升值預期已不像前期那么強烈了”,一股份制銀行外匯交易員表示,今年人民幣升值幅度可能不會達到此前市場預期的8%~10%的幅度。
對于升值預期的減弱,興業銀行分析師徐寒飛表示,一方面,由于一季度人民幣的加速升值,市場本身存在著技術性反彈的需要。而另一方面,這也顯示出了市場對于美元的信心在走強,而對人民幣的信心則有所不足。
他指出,在人民幣快速升值和美國經濟放緩的雙重影響下,今年以來我國的出口增速顯示出減慢的跡象,中國經濟下滑的風險在增大,由此管理層可能會放緩人民幣升值速度,以維持經濟的平穩增長。
而與此同時,在4月30日美聯儲再度降息0.25個百分點之后,市場對于美聯儲進入加息尾聲的預期增強,美元也開始企穩反彈。
“市場對于美元下半年的走強存有共識,”一股份制銀行外匯交易員也表示,“如果美元下半年大幅度反彈,人民幣升值速度可能進一步放緩,同時不排除人民幣還有貶值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