繃縫機基礎知識
- 這樣的差動比叫1:0.5至1:2縫紉機。 差動的方法在包縫上同樣分成這兩種型號。
(1) 同調型(連動) 主送齒的移動量(縫面長度)的大小,隨著差動齒的移動量大小、比列的變化而變化。 例如:決定差動比1:2的情況下 主送牙3mm移動時,差動牙移動6mm的話,主送牙變成2mm,差動牙必須4mm。 而且差動比是1:2,這就叫型號同調型。 縫面長度改變,差動比不變。 一般縫面長度在套筒扣上變型號。
(2)單獨型(另外驅動器) 主送牙和差動牙的移動量各自調節型號。 主送牙的移動量不管大小,差動牙的移動量調節不變。 例如: 主送牙3mm移動時,差動牙6mm的話,差動比是1:2。 主送牙變2mm時,差動牙6mm的話,差動比是1:3。 縫面長度的變化,有偏心輪式型號和杠桿式型號。 單獨型縫紉機構造簡單,價格便宜。 另外適合差動比較大的場合。 單獨型分為三類。
A主送牙移動量的變更,偏心輪式和差動牙的移動量變更,偏心輪式的縫面長,差動送牙的移動量或差動比可以自由變化。 B主送牙移動量的變更…偏心輪式,差動送牙量的變更…杠桿式 主送牙移動量可以自由調節。 差動牙移動量是杠桿的移動范圍。 C主送牙的移動量變更--杠桿式 送動牙的移動量變更—杠桿式 主送牙,差動牙移動量同樣用—杠桿的移動范圍。
26.關于縫紉同步調整 二重環下飾線、繃縫機、上軸、下軸為同步連接皮帶,調速皮帶交換或分解時,必須對照上軸和下軸的調速。這叫對照針(上軸)和彎針(下軸)的調速。
除此之外另外地方也可同步調整。同步的調整方法,對照商標、對照測定、對照使用的性能零件,按照縫紉機的機構會有點差別。
在最近針的最下位置(0°)彎針的右邊(0°)同時開始的縫紉機很多,這就叫同步縫紉機。 針最低位置時,彎針不一定在右邊位置也有。同步是表示針的最低位置為基準。一般說慢20°度或快20°。針的(上軸)最低位置20°回轉時上飾線擴張器在右邊。對于針來說慢了20°。 而且,在調整縫紉機時度數測不出來。在調整基準上,比針的最低位置高2毫米。上飾線擴線器到右端進行調整。或標有標記的縫紉機也可簡單地調整。
27.針高度 針的高度,從彎針頭,針孔上1毫米至于1.5毫米之間。當然按針的幅度變更針高度。 彎針的引量了也有關系,左針中心有必要確認從彎針頭針孔開始1至1.5毫米(基本為1.3毫米)通過。
28.彎針的引量 彎針的引量是從右針中心開始到彎針頭,按針幅度的不同變更引量。 但針棒中心從(3根針場合、中針)開始到彎針尖的引量跟針幅度沒有關系。
調節皮帶的交換,必須松動后調節螺絲,確認針和彎針的同步后調整彎針的引量。
29.彎針的前后量 彎針是為了縫面,針的前后橢圓運動、二重環下飾線或繃縫的情況下使用,彎針在針前通過時,針和彎針輕微接觸,調整彎針前后移動量。但是在針和彎針強硬接觸有斷針或針彎現象,但是過輕的話面料會跳針,所以有必要決定這個量。 前后量在針粗細變化調整以后,一般情況不必調整。 另外也有前后量固定,沒有必要調整的型號。 調整彎針前后量時,針和彎針調節有變化的型號。 彎針的前后量變更時,針和彎針的間隔有變更型號,也有不變的型號。
調節彎針前后量時,針和彎針左右的調節及間隔(前后)必須確認。
30.護針 二重環下飾線縫、繃縫,彎針圓孤型運轉。 彎針從右往左移動針和彎針尖間隔變大。
間隔按護針的形狀對針進行維護(護針后)與護針前押針時,針和彎針的間隔變少,也有調節護針(前)(后)的方法。 護針按一般的前后運動,對于左針和右針有護針調節差、高度差,調節變更后前后運動良好。 護針上下方向的角度調節,按下右中左的全部護針可以調節,也可以個別調節。 像以下的護針機構一般都有,但也有沒有護針機構的,類似這樣情況,護針后安裝送架,在對照送架上運動,護針前彎針一起左右前后運動。這個機構是為變更縫面的長度有必要地調節護針后。 護針前一般針往后押運轉。 護針安裝位置過高,線會被護針鉤住。 護針過高、前后傾斜等對縫制有影響。
31.彎針過線 對好彎針過線的位置非常重要。 二重環也是一樣,彎針前進進入針線的股起部分后通過針的前面,開始往后退時,彎針線輕輕的拉開。(彎針線松馳不能呈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