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服裝國際競爭力面臨升級
盡管目前中國服裝產業日趨成熟,但隨著消費市場格局和出口格局的轉變,行業整體形象面臨重塑,國際競爭力面臨升級壓力。
記者今日自中國服裝協會了解到,目前中國是最大的服裝生產國和出口國,更是最大的服裝消費國。但國內人均服裝消費量卻低于世界水平,內需市場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在國際貿易不確定因素、原材料成本上漲、勞動力成本優勢減弱、出口經濟政策的調整和人民幣升值等影響下,服裝產業正加速調整步伐,開始由生產加工型為主向品牌加工和貿易型轉變。
據介紹,現今中國服裝產業發展存有的問題是:中國服裝產業集群主要分布在東南部沿海的廣東、福建、浙江、江蘇、山東等地,五省擁有先進的技術設備和較強的生產能力,生產總量占全國的比重超過七成,服裝產業整體發展不平衡。
此外,中國服裝企業數目巨大,擁有一定市場影響力的大企業卻很少。眾多中小企業在企業管理、品牌文化、生產模式、運輸物流等方面都相對落后,抗擊市場風險能力較弱。
還有,出口勢頭減弱。受到原材料成本上漲、人民幣逐步升值、勞動力成本優勢減弱、運輸成本加大、出口退稅和數量管理政策調整等因素影響,出口數量增幅回落,呈現出量減價升的跡象。
但與此同時,在市場升級、資源整合、資本創新、商業創新等積極因素直接帶動和引導下,中國服裝的內銷市場表現極為活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