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職業裝企業發展之要務
(一)
職業裝作為服裝產業的分支,迄今為止獲得省級名牌產品稱號的企業廖廖無幾,獲得"中國名牌"稱號的則更少,甚至恐怕還沒有,可以說還是個有品(牌)無名(牌)的產業。
據統計,除了以前的老名牌產品,07年獲得"中國名牌"產品稱號的服裝類企業,幾乎都是清一色的男裝、女裝、針織內衣產品,沒有一個專門的職業裝企業和產品。因此,職業裝企業必須奮起揚鞭、打破空白、改變局面。
與此反差的是:1、職業裝市場空間巨大,一年上千乃至幾千個億的訂制需求;2、產業早已形成規模,全國職業裝企業至少也有數千家;3、規模以上企業發展較好較快,產品檔次、材料、功能、款式、花色等大為提升和豐富;4、涌現出了相當一批品質優良,品牌響亮的企業及產品。
在這種背景下研討中國職業裝產業或是企業如何發展和突破,進入新高度,建立新起點,需要解決的問題很多,但一個十分緊迫而重要的任務,就是質量興企,質量興市,質量興國,大力實施名牌戰略,抓品牌運作,創名牌產品,否則,與我們的現狀與未來極不相稱。
(二)
那么,何以品牌與名牌呢?
品牌≠名牌。品牌是產品的樂稱招牌,名牌是產品的著名稱號;品牌是靠自已運作起來的,名牌是靠他人評定認可的,是品牌運作和積淀的結果,反過來它又可進一步推動品牌的傳播與成長。
雖然品牌≠名牌,但名牌一定是品牌。對于企業來說,名牌是競爭力,是命牌。命牌是質量,是效益,是創新,是發展,維系企業的生死存亡。
名牌有國家的,還是世界的。世界名牌有中國的,也有外國的。
中國的世界名牌,遠的有國酒茅臺,近的有海爾電器,我們服裝有波司登,還有體育項目李寧跳等等。
外國的世界名牌,服裝有皮爾卡丹、夢特嬌,食品有可口可樂,汽車有勞斯萊斯、奔馳等等。
作為支撐中國職業裝產業的一個一個企業,振興民族經濟,就是要打造好市場品牌,在此基礎上,再一步一步攀登,創全省名牌,全國名牌,還要走向世界,創出世界名牌--中國造。
(三)
名牌是建立在品牌基礎之上的,創名牌首先要抓好品牌運作。
一是創建品牌必須有豐實的企業文化作支撐。企業文化底蘊越厚實,品牌力量就越大,越長遠。
二是創建品牌必須大力發展自已的核心競爭力,包括有形核心競爭力和無形核心競爭力。核心競爭力越強,品牌的生命力就越強。
三是創建品牌必須擁有良好的產品品質基礎,品質好是硬道理,"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產品品質還應包括服務品質,體現在人上,就是做人做事的品質。品質好回頭客就多,成本就會下降,業績就會上升,效益就會增長。
四是創建品牌必須廣泛拓展渠道,培育市場,建立強大的營銷網絡,要根據市場的發展變化,隨時調整自已的經營策略。
五是創建品牌必須加大廣告宣傳力度,結合自已與行業特點,著力加強企業及產品的市場認知度、美譽度的建設。現代市場、現代經濟,好酒的確也怕"巷子深",至少"飄香"讓人知曉的速度、廣度不及現代傳媒。
六是創建品牌必須確定通俗易懂、瑯瑯上口,以抓住宣傳本質,兼具創意的廣告導語。好的廣告導語,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讓人入耳入腦入心。
(四)
創名牌特別是創中國名牌從某種意義上講,創立容易、創建難,培育創新更難。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它也是一項長久的系統工程,需要做艱苦細致的工作,不能一僦而就,應有長遠、整體打算,采取可行的措施,扎扎實實地推進創牌工作。
第一、做大規模。一般來講,名牌企業要有一定規模,主要是走專業分工協作的路子,打造完整的產業鏈,擴大研發產能規模和營銷規模。
第二、做強企業。大企業不一定很強,做強企業就是增強包括研發能力在內的企業綜合實力,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除此之外,還要有很強的團隊,團隊結構優良,團隊人才精良,團隊作風頑強,作戰能力超群。因為市場的競爭,品牌的打拼,名牌的創建,歸要到底要靠人的強大,團隊的強大。
第三、做好產品。好企業一定有個好產品,這個除適銷對路外,再就是品質過硬,一般企業這樣,創牌企業更是這樣。名牌就意味著品質優良,從我們職業裝行業實際上講,顧客滿意度高,投訴抱怨少是衡量我們產品質量、工作質量的重要指標,應牢牢把握。
第四、做響品牌。產品做出來了,這只是第一步,如何把它做響,美譽度高,需要制定務實可行的品牌運作方案,借助媒體、借助會展、借助客戶把它推廣出去,量力而行,加大宣傳推廣力度,使名牌真正有名。
第五、不斷創新。任何一個品牌或名牌的生命力在于不斷創新,作為承載這個品牌或名牌的企業來講,創新是多方面的,有它的體制創新、管理創新、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等等,任何一方面的創新,都會帶來企業新的進步,從而促進名牌企業、名牌產品保持生機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