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鞋業終端的五大發展趨勢
- 伴隨著2005年零售市場的全面開放,中國鞋業迎來了大賣場時代。與此同時,鞋業終端的綜合的連鎖業態及專業的連鎖業態也正蓬勃發展?!?
回望我國鞋業發展走過的歷程,可以總結出以下三重的變化:
從消費終端的角度,它經歷了四個時期:一是百貨大樓、小商品市場時期;二是個體店鋪、攤點時期;三是品牌專賣店,鞋業超市時期;四是大賣場、商超、綜合與專業連鎖店時期。
從廠商的角度,市場重心的轉移也經歷了四個時期:一開始重視制造商,到重視渠道商,再過渡到零售商,直到今天發展到重視消費者的整體過程。
從消費者角度,市場的變遷同樣發現了市場也經歷了四個在時期:從產品時期到渠道時期,再到品牌時期,以至于今天的消費者王朝時期。
細細研究鞋業上述三重變革,不難看出變革背后的“推手”。也不難得出的結論---需求決定變化。換句說,市場終端決定消費終端。消費終端,是通路的終端,是柜臺或店面形式。市場終端是營銷From EMKT.com.cn的終極,是消費者的心,也就是消費需求與欲望。消費終端的業態升級,是顯性的。消費需求的升級,是隱性的,但卻是決定性的。
如今,市場走進顧客經濟的時代,也就是消費者王朝時期。它最大的特征就是消費者主導市場。消費者基于經濟、情感和體驗等三個方面重新定義品牌。鑒于這種王朝的背影下,筆者將以消費需求的視野,與大家一起探究鞋業消費終端的未來發展趨勢。
趨勢一:規模化
規模化,其實有兩種內涵:一者公司組織規?;?,二者單店經營規?;I虡I企業的演化主要有兩種典型的過程:一是企業規模由小到大的“聚合”過程,一是企業由大到小的“裂變”過程。有時在某種特定時間內,商業組織的“裂變”具有合理性,但從長期發展趨勢來看,大中型零售公司經營組織創新的基本趨勢是“聚合”過程。
2005年以來,中國鞋業的各種業態的超大零售巨人不斷出現和發展。單店的面積從200坪,500坪,乃至1000坪等數字不斷被刷新,組織規模不斷增大。究其原因有以下三種:一是國家經濟持續高速增長,我國經濟一直保持高速良好的增長勢頭,2010年我國人均GDP將達2400美元。二是WTO的加入加速國內產業結構的調整,產業結構的變化和資源配置的趨向合理將帶來經濟的增長,有利于吸引社會上的大量資金投入。三是經濟消費水平、消費習慣、價值觀念。
比如說,在體育用品零售領域的三大巨頭(滔博體育、互動體育、領跑體育)最近的商業動向,無不表明規?;哪ЯΑL喜w育(百麗國際)準備拿出25億現金擴張渠道,充實終端。據臺灣媒體報道,臺灣寶成集團于今年四月份宣稱,寶成發展大中華區連鎖渠道,原計劃明年底前達到1000家,但2006年底就已達到1451家,因此目標大幅上修為3000至4000家,并設定專司負責機構。領跑體育則是聯合了深圳的龍浩、四川的勁浪、浙江的銳力、沈陽的鵬達等四家組建起的,目的是夯實集團化實力,以規?;购?。三大巨頭角力終端,可謂激烈和壯觀。
規模化到底有什么好處?降低經營成本,分散風險,在較短時間內形成規模經濟,有利于提高知名度,一言以蔽之,快速提高市場占有率,形成規模效益,打造競爭優勢。規模化是鞋業消費終端的第一趨勢。高普森認為,在未來十年發展,聚合是方向,規模是硬道理;零售巨頭必將以集團化路徑或產銷一體化路徑實現規模化的競爭優勢。
趨勢二: 連鎖化
連鎖,相對中國鞋業主要指的是綜合連鎖業態、品牌專賣店連鎖等兩大類形式。如果從經營形式來說,連鎖商店可分為直營連鎖、加盟連鎖和自由連鎖。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統計,進入21世紀后,連鎖業仍以年均超過50%的速度增長。而中國鞋業的綜合連鎖業態,比其他行業的興起約略滯后5年時間,但是鞋業連鎖發展的速度比起其他行業來說,有過而無不及。主要表現為,一是鞋業制造商以品牌為基礎發展品牌專賣連鎖店。二是商業企業將以發展專業連鎖店方式,吸引國內外著名品牌企業與之合作。三是商業資本滲透,將促使連鎖經營資源的有效利用,連鎖經營成功公司的“無形資產”將更加有用武之地,甚至被視為“投資手段”得以發展。
連鎖,既是一種手段,也是一種終端趨勢。其優勢在于比單店更容易滿足顧客的需求,提高規模效益。因為連鎖的核心思想就是工業化大生產的精神。正是這種工業化大生產運用到零售領域,才充分顯示出連鎖的巨大魅力;所以,與單店和多店的業態相比較而言,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
其一、運營與管理的“工程化”。具體表現為“七統一”,即統一進貨、統一價格、統一庫存、統一核算、統一管理、統一商號和統一服務規范。
其二、在較短時間內形成規模經濟,迅速擴大市場占有率,跨區化擴張,提高知名度。
其三、有效形成集約化價值競爭,快速獲取商品及品牌附加值,快速加強資本的變現能力。
隨著產業的迅猛發展,鞋業的連鎖經營公司將不斷出現了強強聯合,跨區域、省份之間的合并、兼并等行為,進一步拉動鞋業終端的連鎖和規模效益的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