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國機床進出口的形勢展望
摘要:本文結合最新統(tǒng)計資料概述中國機床進出口現狀及其主要特點,指出國家相繼出臺政策鼓勵高檔機床的進口、與此同時我國出口機床的技術含量正迅速攀升。作者并對2008年的機床進出口形勢作出預估,并建議中國本土企業(yè)有必要不失時機地擴大高附加值數控機床的出口。隨后,文中在闡明各主要出口市場概貌的基礎上,提出了幾點有關擴大機床出口的建議。
機床工業(yè)是發(fā)展國民經濟及國防尖端技術的必需裝備,也是衡量國力強盛與否的重要標志。而機床的進出口狀況,客觀上也是一個國家機床制造實力的具體反映。
當今,中國的先進制造業(yè)持續(xù)紅火,世界制造業(yè)的重心向中國轉移的勢頭也不減,那么2008年的機床進出口形勢又將會發(fā)生哪些變化?
中國機床類產品的進出口貿易逆差拉得很大,這說明有許多高端產品國產無法替代,需要大量進口。而這種局面一旦失控,將會對國家產業(yè)安全帶來威脅;然而進口機床的增幅在回落,甚至出現略微負增長,這表明了國產機床的滿足度在上去。
相反,機床出口的勢頭卻在猛增,在出口的16.5億美元中,約5億美元是數控機床,這就再次印證了國內機床制造業(yè)的水準在不斷提高,但由于基數太低,絕對值的世界排名還是居后。
用進出口專業(yè)的行話來說,外向度是衡量某種產品發(fā)達與否的標準之一,所謂外向度,即出口產品的價值占該類產品總產值的百分比。2007年我國機床產值世界排名第3,約107.5億美元,故外向度僅15.3%,而同樣是2007年,德國的外向度高達72%、日本53%、意大利58%、西班牙52.9%,我國臺灣省競達78%。
因此換個角度來看,亦表明我國雖是機床的制造大國,但并不是一個制造強國。我們機床出口的外向度比例較低,在于眾多普通機床尚屬國內消化;而出口價值量少,那是因為出口產品的檔次不高。
抓住當今機床進出口的主要特點展望2008年形勢
在過去的2007年,中國機電產品對外貿易繼續(xù)穩(wěn)定增長,進出口總額達到12001.5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2.2%,占全國外貿進出口總額的55.3%。就我們機床領域,進口仍處于高位運行,屬先抑而揚,但總體還是出現了負增長;而出口則增幅加大。個中緣由應該與國家的政策面聯(lián)系起來看,幾大要素不容忽視。
機床進口
我國最近的進口機床政策與過去明顯不同,國家現在鼓勵進口高檔機床,出臺了由國家發(fā)改委、商務部、財政部聯(lián)合下發(fā)的《鼓勵進口技術與產品目錄》,將拿出50億人民幣用作貼息(按銀行貸款一年期利率計),使列名到目錄內容的技術與產品,可以享受進口優(yōu)惠。
就機床類產品而言,大體有如下這些:
鏜銑加工中心(含立式、臥式、立臥式);5軸聯(lián)動柔性加工單元;高精度車削中心;數控平面磨床(含成形、龍門、導軌、雙端面等);高精度、多座標聯(lián)動數控磨床(含內圓、外圓、端面外圓、萬能、無心、軸承、刃磨、專用等);四軸四聯(lián)動、七軸四聯(lián)動的座標磨床;龍門數控銑床;金屬珩磨機床;公稱壓力>4,000t的單柱、雙柱、四柱萬能液壓機;公稱壓力>9,000t的金剛石液壓機;板厚>40mm的數控切割機等等。
我覺得這項措施將具有雙重意義,既能削減我國的貿易順差,又能加快我國制造業(yè)的升級與自主技術創(chuàng)新。對企業(yè)來講,由于享受到了貼息政策,就可以降低用于引進先進技術裝備和加快技術改造的成本,同時反過來又可避免未來貿易伙伴的反補貼爭議。對于我們來說,也應盡量通過引進先進裝備,更多地消化、吸收并展開技術再創(chuàng)新,著實提升研發(fā)實力。
此外,國家已修訂有關稅收的商品目錄,對非數控類機床及檔次較低的數控金切機床與成形機床,采取進口不予免稅政策,因為此類產品國產已完全可滿足需求。
數控機床與加工中心的進口關稅,目前還是保持9.7%不變,值此再提醒大家注意一點,進口機床,以到岸價按稅率納稅后,還要繳納進口增值稅。增值稅=(到岸價+關稅)×17%,總稅額=關稅+增值稅。
機床出口
由于我國機床類產品檔次不高且附加值低,故較長一段時期出口額是相當低的,進出口逆差很大。改革開放以前由于缺乏外匯,國家還鼓勵利潤很薄的產品跑量出口,如牛刨、砂輪機、臺式鉆床等等。
我國機床出口的貿易形式,一般貿易占79%,來料加工貿易占18%,保稅區(qū)倉儲轉口貿易及來料加工裝配貿易等占3%。就出口企業(yè)的性質來分,國有企業(yè)占43%,外商獨資企業(yè)占26%,民營企業(yè)占31%。
隨著外貿形勢的不斷變化,當今國家已不再鼓勵薄利的低檔產品出口創(chuàng)匯,對高能耗、高污染以及資源型的勞動密集型產品,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兩高一資”產品,已逐步將其列入淘汰產品行列。
為此,退稅政策也作了相應調整,將刨床、拉床、插床等8種機床的退稅,由17%降至11%;銑、車、鏜、鉆、沖、鍛等11種金屬加工工具的退稅,由13%降至5%;磨具、磨料等17種易耗品的退稅,也由13%降至5%。
重要的是,當今我國金屬加工機床的出口已邁出新的步伐,出口1,000萬美元以上的機床企業(yè)已接近20家,繼沈陽機床集團出口創(chuàng)億美元大關后,大連機床集團也憑借英國600集團的銷售網路,數控機床大舉進入歐美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出口機床的技術含量也在迅速增加,如重慶機床集團自主研發(fā)的數控高速高精度齒輪加工機床,已成功進入日、法、韓、印度等國外市場,他們榮獲國家二等獎的YS3116CNC7七軸四聯(lián)動數控高速干切削自動滾齒機,在某些國際競爭的場合中已勝過日、美等國的名牌產品。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