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鞋都:告別自娛自樂時代 三大瓶頸待突破
承接全球產業轉移浪潮 引進巴西法國皮業巨頭
從小作坊到大工廠,璧山鞋業正在經歷一場蛻變。
隨著制造業競爭的越來越激烈,珠三角、長三角已漸漸失去成本優勢、勞動力優勢。有跡象表明,許多國際國內鞋業巨頭開始把目光轉向內地。第四屆中國西部國際鞋業博覽會前夕,一批已在沿海投資建廠的國際國內知名企業,已經或即將落戶中國西部鞋都———璧山。
從小作坊到大工廠,從自娛自樂地與浙江、成都爭“鞋都”稱號到腳踏實地發展上下游產業鏈,璧山鞋業也正在經歷一場蛻變。在承接外來產業之時,一些作為主體的鞋業企業,自身還不夠強大。在這樣的背景下,借產業轉移之勢,向外來企業學習如何樹立品牌、實現外貿銷售、應對勞動力緊缺等等,也成了璧山鞋業老板們的意外收獲。
巴西鞋業巨頭入渝
5月18日—20日,第四屆中國西部國際鞋業博覽會(以下簡稱“鞋博會”),將在有西部鞋城之稱的璧山縣舉行。當地政府為此組建了4個招商團,分別前往浙江、廣東、江蘇、河北、山東等地招商。“算上奧康工業園招商隊,這次一共出動了5支專業招商隊伍。”5月8日,璧山縣招商局黨委書記董奕鋒告訴記者。
近日入駐的巴西鞋業巨頭派諾蒙就是這次的招商成績之一。據了解,派諾蒙是巴西的一家大跨國公司,也是亞洲最大的皮鞋貿易公司,促使其從沿海內遷的原因很簡單:生產成本提高,由生產廠家貼牌的方式,不再適應發展的需要。而其擬在璧山投資的線路也很清晰:投資1.6億元,建8—12條制鞋生產線,一些相關配套企業也將一并遷入。
不僅如此,已在廣東投資生產,名列國內皮具箱包業前茅的法國夢特嬌、香港金利來、臺灣皇冠、萬里馬、保蘭德等企業,都有意在璧山投資建廠,生產皮具和箱包;法國都彭服飾、浙江海寧杜服飾也表達了相同意愿;另據相關人士透露,還有8家臺資鞋業企業也準備移師到西部,即將落戶璧山“中國西部鞋都”。
“廉價的勞動力和較完善的配套服務是外商最為看重的。”在董奕鋒看來,璧山有很多鞋業方面的熟練工,相較于沿海地區,工資低廉而且技術好;加上鞋業配套產業也比較完備,像鞋飾品、鞋底、粘膠等,都可以直接在此購買。“外來企業入駐璧山,生產成本可降3成左右。”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