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將對優勢出口企業信貸支持
商務部官員近日表示,中國必須穩定勞動密集型產業出口,特別是保持紡織服裝貿易平穩增長,給企業留出產品升級、產業轉型的時間。對有市場、有訂單、有效益的出口企業,國家應當給予必要的信貸支持。
商務部副部長傅自應在近日舉行的中國進出口企業第六屆年會上表示,在外部需求放緩、資源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價格上漲和人民幣加速升值的情況下,中國勞動密集型產業正面臨空前的挑戰。去年至今,不少此類出口企業"大單改小單、長單改短單",被迫放棄了一些貿易機會,陷入停產或半停產的狀態。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也表達了同樣的憂慮。他說,今年一季度,我國紡織品出口增速同比下降20.6個百分點,服裝、紡織、鞋帽、箱包等行業的出口增速放緩,很多企業對二季度以后的訂單"不太敢接"。
張曉強認為,勞動密集型產業對中國就業帶動作用大,還有利于增加農民收入。作為人口眾多、人均資源相對短缺、總體技術水平較低的國家,不可能在中短期內完全放棄勞動力價格低廉的比較優勢。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現狀,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傅自應還指出,世界經濟增長放緩,除了給中國出口企業帶來了挑戰,也為它們提供了良好的并購機會。人民幣升值能夠降低進口成本和對外投資成本,有利于增加國內短缺產品供給,促進國內企業"走出去"。
他提出,次貸危機導致美國金融市場流動性趨緊,一些知名企業和機構陷入了暫時的困境,但這些企業擁有知名品牌和強大的執行營銷網絡,具備較強的研發能力。目前,中國正處于比較優勢調整的階段,中國企業應當認真研究海外并購的可行性。如有可能,企業應當通過海外并購、海外生產,將并購對象的優質資源"為我所用",建立起自己的全球營銷的網絡,優化生產要素的全球布局,實現由進出口企業向跨國公司的轉變。(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