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紡織品新課題:防螨纖維織物研究
- 住家螨類是強烈的變應源,能引起全身性變應,包括變應性哮喘、變應性鼻球結膜炎、特應性濕疹/皮炎、變應性蕁麻疹等。據估計,50%~80%的哮喘是由塵螨引起的,它還能引起許多種濕疹、千草熱、花粉熱及其他過敏性疾病。致喘蛋白是螨蟲腸內分泌的消化液,其致喘效力十分強烈,對此沒有好的治療方法,只能進行預防。
據有關部門監測,在上海、北京等生活水平較高的城市,可在居室內存活的螨類共有16種之多。居家中螨蟲分布以地毯最多,其次為棉被,再其次為床墊、枕頭、地板、沙發等。調查發現,我國臺灣地區75%住家中都充斥著塵螨,室內每克灰塵隱藏著萬只以上的塵螨,遠高于誘發過敏氣喘所需要的每克灰塵100至1000只亡塵螨的濃度。
防螨成為各國紡織和醫藥界關注的課題,目前國際上利用功能纖維制造防螨紡織品來滿足人們的需要。特殊的防螨性能纖維材料具體實施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在聚合物聚合過程中添加防螨整理劑,爾后進行紡絲;另一種則是在聚合物紡絲過程將防螨整理劑添加到纖維之中,或對纖維進行化學改性。
日本鐘紡公司以腈綸纖維為基材,在其處于凝膠狀態時涂以各種防螨整理劑,使防螨整理劑進入到纖維表層之下,提高了其防螨效果。日本東麗公司在開發防螨材料上頗有成效,如防螨聚酯纖維Kepach-f與具有防螨功效的床墊CLINICFUTON及其系列產品。Kepach-f所用的防螨劑是特殊的季胺鹽化合物與特定的除蟲菊提取物的混合物。用Kepach-f與高密織物配合而開發出的CLINICFUTON在日本市場上享有很高的聲譽。
上海石化股份公司合成纖維研究所與腈綸事業部共同合作,通過將特定的防螨劑經特殊處理后添加到腈綸紡絲原液中進行共混,然后進行紡絲、干燥、定型,制得防螨效果良好的腈綸纖維。經測定,制得的防螨腈綸纖維的耐洗性優良。例如,分別將通過化學反應在腈綸纖維卜接枝銅離子,并接上X-GL金黃C19H24N3+O基團制得的改性纖維和以同樣的方法通過化學反應在腈綸纖維上接枝銅離子,并接上X-GB藍C20H24N3+O基團制得的改性纖維以及其他纖維混合在一起,經過開松、鋪網等處理工序,制得具有防螨效果的無紡織物。
此外,將含有0.1-0.3%防螨整理劑二苯甲酮的乙烯一醋酸乙烯共聚物(84:16)和聚丙烯系聚合物混合,得到母粒。然后將這種母粒與聚丙烯系聚合物混合,得到構成皮層成分的聚合物。另一方面,將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用作芯成分,與構成皮層成分的聚合物一起,經熔融復合紡絲后,再在125℃下熱處理20min,從而制得具有防螨效果的復合纖維。
東華大學恒逸研究院采用自行研制的防螨劑研制成功了具有防螨和抗菌雙重效果的防螨抗菌粘膠長絲,經有關權威測試機構測定,該纖維具有優異的防螨抗菌性能:對螨蟲驅避率達到99.9%以上,抗菌率達到99.9%以上。并經過上海醫學衛生研究院檢測,該纖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該纖維還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耐后加工性。
一般來說,人們經常將防螨纖維與天然纖維進行混紡,以兼顧天然纖維的舒適和防螨性能。但是,普通天然織物的前處理一般都要經過燒堿精練、氯氧雙漂、強堿絲光等工序。由于所采用的防螨整理劑可能不耐酸、堿或不耐氧化、還原等,所以由其制得的防螨纖維及織物對染整工藝就會有一些特殊要求。這樣就要求在染整加工過程中,要做到既要考慮防螨效果,又要兼顧防螨纖維及織物的特點。否則,會直接影響到防螨織物的防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