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企突圍新思路:產業升級與金融支持并重(二)
關鍵詞融資
中小板、創業板和私募市場將成企業新金融避險工具
——上海道邦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林榮時
中小企業的融資困境是出口政策調整、外需下降,以及成本上升以外的另一個主要難題。一些企業說活不下去了,很大程度上是沒有資金流了。如果講產業升級,加大研發,甚至海外設廠,錢都是重要的前提之一。這也是郭廣昌、王均金等政協委員在兩會上重點提及解決中小企業融資瓶頸的原因。
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問題,歸根結底一句話,擺脫單純的銀行依賴。這種意識的轉變對中小企業家來說太重要了。
其實,為了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問題,銀行系統現在也在反思一刀切的弊端。為了解決商業銀行的信貸沖動帶來市場上資金流動性過剩,從而加速通貨膨脹,央行必須要提高利率和存款準備金,同時收緊貸款,這對資金需求緊迫的中小企業來說是雪上加霜。目前,央行雖然在多種場合提出促進中小企業貸款的說法,但各商業銀行從風險和收益的雙重角度考慮,對中小企業的貸款熱情仍顯不足,比如中小企業數量多、規模小、持續盈利時間短,這些導致很多企業無法達到銀行的風險控制指標。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呼吁中小企業通過快速熟悉和融入資本市場實現融資。
目前,中小板上市審批加快。已有兩百多家中小企業通過這個資本平臺上市融資。一家近期馬上就要上市的房地產企業告訴我,中小板上市的目的絕不僅是融資十幾個億,而是從此進入和熟悉資本市場,能夠運用更多融資手段,并進入現代企業正規軍的行列。
從國內資本市場來說,風險最低、門檻最高的是的A股主板,其次是中小板,再次是創業板,更次是OTC,這些屬于公募范疇,接下來是私募范疇,比如PE、VC等私募股權基金。可以說,中國日益豐富完善的金融產品和領域正在給中小企業提供越來越豐富的融資渠道的選擇。其中,在OTC市場還未正式建立的情況下,中小板上市和尋求私募基金合作是目前中小企業與資本市場對接的主要方式之一。加上創業板推出已經進入倒計時階段,越來越多的科技創新型中小企業有望獲得資金支援。同時,證監會也在大力發展公司債券市場,去年公司債券已經有9家發行。
另外,有政協委員也建議,要充分運用民間資本,探索合理的產業基金模式,甚至設立“商會基金”,使企業間形成相互監督、相互幫助的“互保聯保”關系。
總之,從銀行起步,到公私募資本市場,再到企業自身,一套完整的針對小企業的金融支持體制亟待建立、完善和創新,并設立特殊的法律規定保障對中小民營企業的金融扶植。這在民營經濟面臨產業升級和觀念突破的今天,尤其關鍵。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