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國塑料機械行業發展現狀
據美國工業市場研究公司最新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未來全球塑料加工設備市場規模將以年均3.5%的速度遞增,到2009年將達到188億美元。
調查顯示,美國和日本塑料加工設備需求將重新顯現復蘇跡象,西歐市場需求將在2009年加速增長。由于全球整體經濟形勢向好,收入提高,塑料產品消費需求和產量將持續增長。中國、印度和俄羅斯塑料加工設備銷售前景看好。土耳其、捷克、伊朗及其他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得益于經濟穩步增長、工業化持續推進以及個人收入增加,對塑料加工設備需求將增長。
從產品類型看,預計全球擠出設備需求將超過其他類型塑料加工設備。全球建筑市場持續發展,拉動了對管道、壁板等擠壓制品的需求,進而推動全球擠出設備需求增長。
2006年,全球塑料和橡膠設備產值增加到196億歐元(2005年為186億歐元)。德國塑料和橡膠設備制造商所占的份額再次達到24.9%,領先于中國(13.7%)、意大利(12.4%)、美國(9.3%)和日本(8.8%)。中國塑料和橡膠設備制造商現在不僅超過了競爭對手日本和美國,而且還超過了意大利。
在2006年,全球出口額達到144億歐元(2005年為134億歐元)。其中,德國橡塑設備在全球出口額中所占的份額為24.9%(2005年為25%),德國塑料和橡膠設備制造商仍處于業界全球出口的領導地位。日本在全球出口額中所占的份額為12.8%,比上一年度有所降低(2005年為14.2%)。根據官方公布的數據,意大利2006年所占的出口份額為10.7%(2005年為10.9%);美國處于第4位,所占份額為7.0%(2005年為7.2%),之后是中國。中國所占的份額再次明顯增加,達到5.8%(2005年為4.5%)。
近年來全球塑料機械市場飛速發展,由此可見一斑,但因機械制造水平的差異,各地的發展狀況不盡相同。僅以2006年全球注塑機為例,說明各地區塑料機械現狀。
2006年全球注塑機出口總額為54.6億美元,其中德國注塑機產業規模居世界首位,出口總額占全世界出口總額的20%以上,在全球注塑機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意大利和日本分列第二、三位。美國的注塑機出口份額逐年下降,由2000年的9.8%降至2006年的5.3%。日本的電動注塑機在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在北美地區的電動注塑機占有率已經達到30%左右。目前這些發達國家的注塑機主要以精密注塑機、大型注塑機等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機型為主。而在低端注塑機領域,中國經過這幾年的技術引進和技術創新,制造水平已經與發達國家相差無幾。而中國勞動力價格優勢使得中國的低端注塑機出口占據了世界的半壁江山。目前,以德國為主的發達國家注塑機主要以不斷的技術創新來奪取市場份額,產品的利潤率非常高。而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由于產品技術含量低相似度高,主要以低價競爭為主,產品的利潤率非常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