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從生產現場把無用之處去掉
服裝縫紉業,勞動力費用有上升的趨勢,相反加工費的增加卻很難預見,這樣嚴峻的形勢將持續下去。為此,如何提高生產效率將成為確保盈利的一個要點。
那么,該怎樣提高生產效率呢?
首先,就要重新審視生產現場。應該可以發現有許多多余地方。排除了這些多余環節,就是走出了提高生產效率的第一步。
無理強求、無用、 無大差異的三無。
假定有這樣一臺縫紉機,包含了縫紉機的性能、操作人員的技術、布料的材質等條件,可以每分鐘 3000轉的速度生產出高品質的產品。但以2000轉使用這臺機器的話,就有了余力,造成了無用、浪費。相反的,如以4000轉使用的話,將為縫紉機和操作人員加重負擔.為 此因無理強求,產生次品的可能性 就變大了。如此反復的無用、浪費及無理強求的話,就會產生很大差異。
排除7種無用
在生產現場的無用、浪費,會反過來影響制造成本。找到無用的根源,將其去處,反復持續的進行 此類改善活動,就可降低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因此,在生產現場就區分必要工作和無用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弄清是否存在以下7種無用,如有無用、 浪費的,將其徹底去除。
1 無用的生產過剩
在工廠中,確認半成品和庫存品的數量,一眼就可知道浪費了多少。數量之多就可以說明在進行著無用生產。造成這一原因的是由于人員分配不當,設備過剩,進行大批量生產等。
2 無用的庫存
庫存的無用浪費是由于生產過剩造成的。生產過剩將導致成品及半成品滯留,此外還需占用大量放置場地,延長管理時間。對庫存數和工作車間的半成品數有必要經常進行核對。
3 無用的搬運
搬運完全是沒有附加價值的工作。但是,在工廠里,從倉庫到裁剪間,從裁剪間到縫紉車間,再到檢驗車間,半成品間等,從一個工序到另一個工序都會發生搬運作業。另外,在搬運的前后又會發生收拾,整理,準備等其他別的工作。應盡可能減少這些無用作業,并加以排除。
4 無用的次品生產
如生產出次品,就需要返工,從而產生多余的工作,材料費暫不用說,就手工部分已全部為無用,造成了很大的損失。消滅這種產生次品的無用是最重要的課題。
5 無用的加工
雖然對于不必要的工序和作業,會有“以前就是這樣進行的”或“這種做法最合適”的想法,但這樣也就不會發現無用之處。充分理解縫紉規格說明書,討論一下消費者對于該產品的價值究竟追求什么,如不做多余的加工。另外,由于沒有合適的設備,也會產生多余的工作。
6 無用的動作
仔細觀察操作人員,檢查是否有不必要的動作,勉強的動作及滯后的動作。如果發現經常有尋找物品的動作,就應徹底整理,整頓,做到需要時能馬上使用的話,即可排除這些無用工。
7 無用的等待
在眾多無用,浪費現象中,很容易發現的就是無用的等待,浪費時間。例如,在沒有材料時,只是在空等材料的到來或一直盯著自動機械加工至結束,這些都是無用的等待。如在等待的時間里干些其他的工作,就不會出現無用的等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