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鞋業進入洗牌階段 留下的將是強者
天時、地利、人和,擁有地理交通優勢和人文政治優勢的廣州市,是廣東省乃至國內外鞋類產品的主要集散地,規模龐大、多檔次的鞋業產銷網點遍及全市各區。至2007年底,廣州已擁有涉及鞋類、鞋材生產和營銷的企業共21390家,鞋業出口額、生產量等多項指標更以8%以上的增幅逐年上升。
然而,受國內外經濟、政治等因素的影響,從2006年下半年開始,嘆息、焦慮乃至怒罵之聲開始充斥廣州鞋業市場。對外,外貿訂單價格上漲但利潤持續下跌,對內,門市蕭條、破產頻頻且在低成本驅動下漸生“東鞋西移”,這一切只說明了一個事實:廣州鞋業已進入洗牌階段,留下的將是強者。
鞋業之窗外表風光
廣州是中國鞋業的信息中心、資訊中心和設計開發的前沿陣地,吸引著省內外各地區眾多鞋業精英前來設立生產和營銷網點,除廣州市轄內各市區及周邊珠三角一帶著名產區的同業外,近年相繼吸引了東北地區、浙江、福建等地大批同業以及國外知名業界進駐。
憑借地域交通的便利和資訊先行的優勢,國外最新的流行款式,一是通過鞋類媒體資訊第一站先到達廣州,二是“三來一補”鞋廠優先接到新款訂單,這樣自然使這里成了國內鞋款流行的最前線。實際上,廣州已成為全國制鞋業的設計開發中心和樣板中心。“世界鞋業的焦點在中國,中國鞋業的重心在廣東,廣東鞋業的窗口在廣州”,這是中外鞋業界公認的事實。
目前,廣州鞋類、鞋材生產和專業市場的拓展,已形成了以站西路為中心,跨越越秀、荔灣、海珠、白云、番禺、花都、增城等新老城區以及珠三角周邊各市的鞋業“金三角”。集中在廣州市區內的專業批發市場超過20家,分布在站西路、環市西路、廣園西路、解放南路、廣州大道南一帶。其中,站西路各大鞋城,可謂一個天然的大板房,各種款式,各路風格,不一而足。
擁堵喧囂一樓難求
已有10多年歷史的廣州站西鞋業商圈,是目前國內最大、發展最早的鞋類專業批發市場。如今其已發展成為一個擁有17個專業市場、4000多家商鋪的龐大鞋業交易市場商圈,經營面積約30萬平方米,年貿易額達300億元,位居全國第一。然而,該商圈在發展的同時也存在著諸多瓶頸。
站西鞋業商圈的大、全、雜,再加上處在中國南大門幾大交通樞紐——廣州火車站、白云機場、省市客運站等貨運交通端口的銜接處位置。多年來該區域的混雜狀況也成為了政府整治的難點之一。
隨著廣州鞋業市場規模和檔次的日漸上升,具有幽靜的辦公環境、實現24小時辦公和B2B交易且兼具會展功能的展貿式寫字樓應運而生。“現在有實力的鞋商除了會在喧鬧的批發市場設立檔口,還會到展貿式寫字樓租購辦公點進行貿易洽談和精品展示。”“登云天下”國際鞋業貿易中心負責人表示。
然而,盡管站西商圈內一些綜合性展貿式寫字樓,特別是環球國際商貿中心“步云天地”的落成,使廣州鞋業市場交易的環境和檔次得到較大提升,但其依然受到交通環境的制約。“客戶在門口找個停車位都很難,談何吸引高端客源?”一位開發商感嘆道。
另一方面,在售展貿式寫字樓不多的情況下,高昂的租金亦讓不少鞋業商家望而卻步,“一樓難求”,實力較小的商戶不得不流入其他商圈。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