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承接產業轉移受地震影響有限
發改委公布了四川省《2008年承接產業轉移工作方案》主要內容。分析人士認為,雖然政府工作重心會轉移到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招商引資或有停滯,但投資者信心不減,再加上舉國支持,四川承接產業轉移受地震影響有限。
發改委5月21日消息,四川省出臺《2008年承接產業轉移工作方案》,確定08年四川承接產業轉移工作目標,即全省工業力爭引進國內到位資金1,000億元,境外投資10億美元,30個承接重大產業化項目落地開工,“六帶、一鏈、四集群”產業格局形成雛形。
據了解,早在5月4日四川省經濟委員會就開始向下級機關發布該方案,其時汶川地震尚未發生。而12日發生的地震給四川帶來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奚國華指出,經初步了解,四川全省有14,207家工業企業受災,直接經濟損失達670億元。此外,交通通信的基礎設施受損嚴重,交通運輸部公路司司長戴東昌透露,據不完全統計,僅四川省目前的道路基礎設施破壞和受損150個億。
四川承接產業轉移的步伐或將受阻。國家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指出,這次地震會使不少企業向川外轉移部分生產力,并使一些本打算向四川投資的企業打消計劃。但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曹新宇則強調,地震只是一個臨時因素,而非長期因素,有可能使產業梯度轉移計劃暫緩,但不會發生基本面的改變,四川在承接產業轉移方面的優勢依然存在。
陜西省社會科學院區域發展咨詢中心主任張寶通向世華財訊表示,四川省政府的工作重心會轉移到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招商引資會有所停滯。但該省的發展趨勢不會逆轉,對投資者信心影響不會很大,這是因為,8級地震還屬少見,一次大地震后會有一段較長的平靜期,而且地震后,當地對災難的預防意識會大大提高,建筑方面的標準也會有所提高。部分企業也表示,對四川投資信心不變。奧康行政中心王海龍表示,地震并不會對當地經濟造成長期的、根本性影響,投資信心沒有任何動搖。奧康此前在受災區域內投資打造的中國鞋都工業園一期工程已建成。
比對上述《工作方案》與四川受災區域,可以發現該省重點發展的“六帶、一鏈、四集群”中受災較為嚴重的主要是德陽和綿陽,其他地區遭受損失相對較小。而且災后重建將會得到全國支持,預計四川經濟會較快恢復。21日舉行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要舉全國之力多渠道籌集災后重建資金,中央財政08年先安排700億元,建立災后恢復重建基金,09年和10年繼續作相應安排。
“六帶、一鏈、四集群”是四川省政府對本地產業布局的規劃。所謂六帶包括成都-德陽-資陽-自貢-宜賓裝備制造產業帶、成都-德陽-綿陽-南充-資陽汽車產業帶、成都-遂寧-南充-達州紡織服裝鞋業產業帶、川南化工產業帶(主要分布在宜賓、自貢、樂山、瀘州、內江市)。所謂一鏈是指,成都-綿陽-自貢-宜賓核電產業鏈。所謂四集群則是,川東北天然氣產業集群(達州、廣安、南充、巴中、廣元、遂寧市)、攀西釩鈦產業集群、瀘州-宜賓-樂山沿江產業集群、丘陵地區農產品深加工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