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國內毛衫產業的現狀
目前,全國范圍內的服裝品牌非常多,毛針織產業是服裝產業的一部分,毛衫產業又是毛針織產業的一部分,整個毛衫產業的競爭非常厲害。競爭一方面來自同行,同行之間的競爭非常激烈,全國范圍內,大大小小的毛衫牌子非常多,大家在各方面都進行競爭。
從整個行業來說,經營狀況每況愈下,國外的限制,國內的競爭給我們帶來了困境。國外發展中國家開的工廠越來越多,對中國的紡織行業造成沖擊力!一方面是“多如牛毛”的同行之間的競爭,一方面是來自不斷壯大的大服裝品牌的競爭。而國內企業一味的追求價格低,導致企業創新能力和高素質的員工非常欠缺。
很多同行都認為毛衫產業是夕陽產業,或許要進入永遠的淡季了,對此我簡單分析了幾點原因,以及提出了一些解決方案。也算是作為一個管理者所該洞悉的市場變化吧!
毛衫行業存在這些問題,在毛衫企業發展過程中阻礙著企業的發展,從而使企業感覺無望。
1、訂單問題
國內:
僧多粥少
由于國內開羊毛衫加工廠投資相對較少,很多人都能辦起來,在相當的貨源中必然會少分一杯羹。在缺少定單的情況下每家工廠必然會降低單價才能接到更多的定單來生產,就降低了利潤空間。
信息封閉
而很多工廠的經營模式仍然停留在原始狀態,信息封閉,有的工廠一時找不到相應的加工點,有的工廠一時沒合適的定單做!
國際:
綠色消費盛行:
從歐洲到美國,漸漸流行綠色消費。以前美國人穿完即扔的消費方式逐漸被人鄙視。于是低端紡織品銷量下降,而中檔品牌上升。這是中國紡織品訂單下降的主要原因。
貿易順差擴大:
隨著中國貿易順差的急劇擴大,貿易摩擦大量出現,而紡織品和鞋類首當其沖。中間商為規避風險,將訂單逐漸轉移到其它欠發達國家。同時近些年由于中國毛織工人的缺失,工薪的提高,使得一部分的大公司都把大量訂單都轉移到其它工薪更低的欠發達國家,使外貿單價格是越來越低.
2、工人問題
我們之前的主要競爭力是低廉的勞動力,但我們正在逐漸失去這一競爭力。因而提供廉價的毛織產品已經成為往事了。毛衫工廠的管理者們常常覺得累,可是工人卻也累
A、 工人工作環境不好
很多工廠為了達到自己的利益,不得不延長工作時間,勞動合同法在毛衫廠里根本只是一紙空文。據我所知道的,針織服裝企業工人的工作時間一般都在十個小時以上.。同時很多工廠的工作環境相當不好,加班容易請假難,食宿條件差,除了工作就是工作,工余時間生活枯燥,這也就是工廠難養人的主要原因。
B、 工人的擇業觀發生變化
從事一線操作的工人很辛苦,多數父母不愿意讓孩子去做這些比較苦的工作,有錢的多讀點書,最起碼大學畢業,沒錢的,讀技校,學一技之長,和幾十年前的擇業觀大不相同,誰有更好的工作還會去做這么辛苦的橫機工呢。因而,可能再過些年,廠里的工人就是一些老弱病殘,無法勝任其他崗位,跑針織廠發揮余熱來了。
C、跳槽太快
說到工人很多工廠就會皺起眉頭,怎一個“難”字了得。工資越來越高,生活條件要求也是越來越高,產量卻是越來越低! 而且普遍的一個現象就是:跳槽越來越快!今天在這混,明天又到另外一個廠混的大有人在,而且可能只是在一個工廠學點技術,而后學會了又以工資低為借口,跑另外一家廠做熟練工去了!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