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紡服在美份額下降 輸美紡配中標率下降
近日,商務部公布了2008年輸美紡織品第二次業績分配結果,有3698家企業中標,占有投標資格企業的76.6%,與今年第一次招標相比,平均中標比例下降7.8個百分點。
業內人士認為,企業中標比例偏低,多數由于企業主動放棄投標機會導致,反映出企業對第二次招標的部分類別需求下降,對美出口需求不旺。
輸美清關率不到兩成
從中標企業數的分布來看,廣東、浙江、江蘇、上海、福建、山東累計中標企業達到3183家,占中標總量的86.07%。而這六省市平均中標比例均比第一次招標有所下降,其中廣東省下降13.4個百分點,福建中標比例為56.3%,較上次下降23.4個百分點,中標比例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上海、山東企業的中標比率也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第一紡織網副總編輯馬新征分析,在本次招標中,各類別企業累計最高可投標量占計劃招標總量的92%~100%,“有投標資格并按照規定時間、規定數量范圍投標,均可中標。企業中標比例偏低,多數由于企業主動放棄投標機會導致,反映出企業對第二次招標的部分類別需求下降。”
據有關統計,截至5月20日,中國紡織服裝輸美平均清關率為17.95%,較去年同期20.68%降低了2.73個百分點。
馬新征表示,中國對美紡織品出口增幅下滑,一方面反映出美國次貸危機對中國紡織品出口的影響,另一方面,其他發展中國家搶占美國市場的現象也同樣值得關注。
中國紡服在美份額下降
此外,不同類別實際獲分配數量占計劃分配總量的比例不一,反映出不同類別配額在配額市場的冷熱程度。棉制襯衫、化纖制襯衫、棉制褲子、化纖制褲子中標比例較高,基本在95%以上,而胸衣、植物纖維制褲子中標率偏低,分別在58%和27.3%。
馬新征表示,中國生產的植物纖維制褲子一直以來占據美國市場80%~90%的市場份額。2008年3月份,植物纖維制褲子僅占美國市場72%的市場份額,出現了明顯的下降,而其他國家如印尼、印度、越南等國占美國市場的份額卻出現了明顯提升,植物纖維制褲子的中標率偏低,一方面也是中國紡織品市場份額被搶奪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