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尚全:借鑒“五千精神”鼓勵全民創業
記者許靜報道:“改革開放以來廣東民營經濟不斷發展壯大,但與民營經濟發達省份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著名經濟學家高尚全表示,以新粵商為代表的廣東民營經濟群體要抓住大發展的機遇迎頭趕上,必須通過鼓勵全民創業來解決問題。
“兩個主體”不能錯位
“必須讓老百姓、企業成為創造財富的主體。”高尚全說,過去的計劃經濟體制,政府是主體,把老百姓的錢集中到財政,然后投入各行各業,“手表廠、自行車廠、縫紉機廠,甚至連賣菜、賣肉的都是國有國營的,以為這就是搞社會主義。”“老百姓把錢存在四大銀行,四大銀行又把大部分錢貸給國有企業,國有企業機制不靈,從借錢那天起就沒有想到要還錢,企業虧損了,銀行變成不良資產,誰來埋單呢?財政來埋單。”高尚全說,事實證明這種做法已經不符合生產力發展的需要。
高尚全說,必須讓老百姓、企業成為創造財富的主體,因此要鼓勵老百姓創業。而政府應當樹立“我是創造環境的主體,人民是創造財富的主體”的理念,這兩個主體不能錯位。
學習浙商“五千精神”
“全國新增的500強企業里,浙江2007年增加了14個,全國第一,為什么呢?”高尚全為浙江發展民營經濟總結出了“五千精神”。
第一是“千辛萬苦”去創業。“飛躍集團的老總邱繼寶,原來是修皮鞋的,憑著一個陌生老太太從香港捎回的電話簿找縫紉機推銷商?,F在他的縫紉機已銷到100多個國家。”“我們要解放思想,更新理念,千萬不能認為國家投資是搞社會主義,老百姓投資是搞資本主義的陳舊理念。”
第二是“千方百計”來經營。“溫州人和臺州人有兩句話:吃常人不愿吃的苦,賺別人看來不起眼的錢。賺一塊錢不嫌少,賺幾萬元不嫌多。什么事都能干,辦市場,搞投資,這就是他們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
第三是“千家萬戶”搞生產、“千山萬水”找市場,另外還要“千條萬緒”抓根本。高尚全說,蛋糕不能只靠政府來做大,要鼓勵全民創業:“我希望浙江的今天成為全國的明天。”
“三創”發展民營經濟
高尚全認為,要逐步轉變發展方式,大力發展民營經濟,搞好產業升級,“創業”是基礎,“創新”是關鍵,“創牌”是目標。
“只有自主創業才能激發老百姓創造財富的最大潛能。過去計劃經濟為什么沒有生命力呢?因為它是被動的,主體是政府。”主動的內在動力激發出來,才能激發積極性,形成良性循環。但是光是創業沒有創新和創牌也不行。“我們過去沒有品牌,主要做來料加工,但是光靠來料加工,賺一點加工費不夠,我們出口8億件襯衣才換回來一架飛機,人家利用我們廉價的勞動力、土地資源,卻把污染留給了我們。所以要通過自主創新來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