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業呼吁退稅2%~4%
繼紡織品服裝出口退稅率肯定不會再降的消息確認后,日前,業界呼吁紡織品服裝出口退稅率上調的提案已經上交至國務院,目前正在等待批復。
消息人士透露,紡織品服裝出口退稅率有望于7月份回調2~4個百分點。對于出口退稅消息的強烈預期,加上6月5日開始的棉花進口稅收優惠,更讓紡織企業信心也逐漸恢復起來。
如回調2%
利潤將增26億美元
中國第一紡織網總編汪前進認為,出口退稅率回調1個百分點,相當于將企業出口總額的1%的金額直接增加到企業利潤中去。根據有關數據顯示,2007年國內紡織服裝的出口總額為1679億美元,其中一般貿易占7成,按照年出口增長10%估算,2008年全年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可達到1847億,其中一般貿易方式出口總額可達到1300億美元左右。若出口退稅率回調2個百分點,則紡織行業利潤總額將增加26億美元。
中小紡企出口壓力
遠高于行業水平
汪前進還分析了我國中小紡企的生存狀況:“中小紡企原本就‘本小利微’,去年密集出臺了一系列調控政策,加上消費和生產資料價格上漲,多重因素作用下,相當數量的中小紡織企業已經進入‘死亡期’,而其受到的最致命沖擊就來源于出口受阻。”
“據了解,前一段廣東省已有上千家企業關閉或轉移,華東地區的紡織中小企業也出現告急局面,還有在華韓企無端撤離等等。如果沒有相關政策的扶持,這種狀況會否因內外部環境變化而變得更加嚴重?會否在珠三角、長三角乃至全國蔓延并進而引發整個行業“硬著陸”?確實值得引起高度警惕。”汪前進如是說。
觀點碰撞
扶持政策出臺引發異議
對于企業期盼已久的扶持政策的出臺,還是引發了一些業內人士的異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種觀點便是:將政策扶持與產業升級相對立,認為回調紡織出口退稅與產業結構調整的大方向相背離。
“反對者的責難,聽起來雖然振振有詞,很高調,但其實不值一駁,因為產業升級≠不需要政策扶持。”汪前進稱。
紡織資源網主編李軍認為:“出口退稅的出臺本意是為了鼓勵出口,調動企業出口的積極性,但是在到了一定的階段,這種刺激性政策的必要性就值得考慮,因為市場需求不會無限擴大,出口退稅的出臺使我國的外貿出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這都是數量和金額的變化,并沒有引起量變產生的質變,單價沒有根本性提高,國際知名的品牌也寥寥無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