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貶值中的“跨采”生機
有研究數據顯示,作為中國第二大出口貿易國的美國,其經濟增長速度放緩1%,我國出口增速就要放緩6%。美元貶值和美國次貸危機,給中國服裝出口貿易潑了一盆冷水。
出口是否真的到了疲軟無力的狀態?中國的服裝出口是否依然存在生機?“外貿難做”,究竟是殘酷的現實,還是企業的悲觀主義?在一片嘆氣聲中,一些業界專家提出“應透過現象看本質”的積極觀點。
生機:美國經濟仍有競爭力
多數經濟學家仍相信美國經濟能夠逃脫陷入衰退的噩運。占美國經濟比重達2/3的消費者支出盡管有所放緩,但并無崩潰的跡象,這將給美國經濟帶來最可靠的支持。調查顯示,經濟學家預計美國經濟在08年上半年將平均增長1.5%,與07年第四季度的增長水平持平,這一增長速度可能是2001年最后9個月以來的最低水平。美聯儲降息幅度可能超出此前的預期,這將推動美國經濟在第三季度加速增長,從而避免經濟陷入停滯狀態。由此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可能性不大,通脹也仍處控制之中。只要物價穩定,美元便無崩潰的危險。
一、 美元匯率不會持續下跌。
美國貨幣當局除關注通貨膨脹外,還對就業、經濟增長等給予了很大的關注。因此美元匯率就成為了政府用來調節經濟發展的重要工具之一。美國政府對美元匯率貶值的容忍程度,很大部分是在與外國投資者進行“博弈”,在外國投資者萌生撤資念頭的時候讓美元匯率停止貶值而后升值。
二、 美元貶值拉動美國出口經濟。
美元貶值,在一定程度上能擴大美國出口,拉動國內生產發展,實現經濟增長,提高政府財政收入。美國商務部公布的報告顯示,今年第二季度,美國經常項目逆差相比前一個季度下降3.1%,至1908億美元。美國貿易代表施瓦布對于貿易逆差減少發表聲明:持續強勁的出口成長正為美國經濟提供重要支撐。美國商務部部長古鐵雷斯也表示,美國出口成長動力要持續。
三、 次貸危機對中小企業影響不大。
一個國內外經濟界普遍的共識是,受美國次貸危機影響最大的是其金融市場以及與銀行密切掛鉤的大型企業,而本土絕大多數中小買家所受的震蕩則相對較小。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經濟學教授克里絲廷·福布斯認為,次貸危機如同為美國經濟打開了一個缺口,雖然存在消極影響,但不至于動搖美國經濟的全局。蒙代爾(199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歐元之父)教授認為,“即使美國人減少了對美國產品、歐洲產品、奢侈品的消費,但是他們要買很多中國產品,一些基礎的產品,比如紡織、輕工制造品。”
契機:美國明年取消配額
明年1月1日,隨著規模達760億美元的美國服裝市場實行的紡織品進口配額制被取消,全球服裝業將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度A爾街日報》近日報道說,中國將是最大的受益者。明年紡織品配額取消后,中國廠商將如魚得水,它們將以比危地馬拉或多米尼加廠商低20%的價格大舉進軍美國市場。美國LizClair-borneInc.的市場部負責人鮑勃預計,到2010年,美國所有服裝中將有80%以上來自中國,而現在這一數字僅為13%左右。
市場分析家認為,毫無疑問,中國將迅速在所謂的“基礎”業務(標準牛仔褲和卡其布褲子)上大展拳腳,這些都是中國的主打產品。對于這類業務而言,成本幾乎可以決定一切。中美洲國家向美國出售的標準牛仔褲售價平均在10美元左右,而取消配額后中國類似產品的售價將僅為7.75美元。
而在今年7月14-16日即將舉行的“中國服裝跨國采購交易會”,可謂占盡先機。因為來自海外,尤其是美國的買家,將集中在7月份向供應商“下單”,而具體“做單”就要在明年美國紡織品進口配額取消后再執行了,所以,在本屆交易會上參展的國內供應商,不僅將成為第一批美國配額取消的受惠者,還將在此次交易會上依托主辦方專業、前瞻性的服務,為即將到來的美國紡織品進口“無配額時代”做好充分的調整與準備,以主動的經營戰略贏得有利的競爭形勢。相比較而言,在今年年初參加廣交會的服裝供應商就不那么幸運了,到年底“做單”的這一批供應商,將不可避免地要支付配額費了。
時機:中國產業資源優勢
其實在中國紡織品實施“走出去”戰略時,伴隨中國勞動力成本上升的趨勢,東南亞等發展中國家的制造業成本也都在同步上升,這是全球產業鏈發展過程中的自然趨勢,因此,階段性不斷上漲的制造成本,是買家們遲早不得不接受的事實。與此同時,隨著全球消費需求品質化的特點,產品直接成本的高低比較越來越被產品的“性價比”所替代。
在這個發展趨勢中,中國紡織品,中國制造業,可以說具有雄厚的競爭優勢。因為,我國紡織服裝具有紡織、印染、成品生產等一系列最完整的產業鏈,且生產效率高,產品質量好;我國紡織服裝業整體配套能力強,在產業鏈中每個環節都有很強的加工能力,在主要加工產業區內半徑50公里的范圍內可以解決包括機械設備零部件、服飾配件在內的原料供應,這樣的優勢是其他紡織服裝大國無法比擬的;我國具有良好的基礎設施,政府、海關、銀行、商檢為紡織服裝出口提供高效服務;我國紡織品服裝企業具有高效運轉、快速反應、優良服務的能力,可以在最短時間內完成幾乎任何數量、品種、品質的訂單。所以,相比較發展中國家尚不完善的產業鏈和產業環境,我國紡織服裝業應對國際市場強勁需求,快速的產業資源優化、快速的規模制造效應,快速的市場多元戰略成效的實施,將真正為國際市場帶來高附加值、低成本的優質產品。
今天,在全球產業競爭格局中,我國紡織服裝產業完善的資源配置和優化的產業環境,使“中國制造”在全球呈現出五大有利態勢:勞動力比較優勢具有持久性,出口增速和競爭力系數遙遙領先,我國具有服裝加工的技術優勢,我國服裝具有較強的價格優勢,配額取消后服裝出口空間巨大。
2008年7月14-16日,上海世貿商城將主辦“第五屆中國服裝跨國采購交易會”。在目前出口形勢撲朔迷離的狀態下,幫助中國服裝出口企業充分挖掘美元貶值中的“跨采”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