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縫企標準化生產以認定工作促行業提升
2008年,我國縫企業的“標準化生產”,將其確定為行業的"標準宣貫年",從而將行業標準化工作提升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行業產品標準化生產認定工作將逐漸深入推進,行業協會和眾多專家、學者等業內人士期望通過標準化生產認定等手段來促進標準生產的實施,進而達到規范行業市場,促進我國縫制機械行業持續健康發展和重塑市場新秩序的目的。
除了制定工作方案與實施細則之外,"標準化生產認定委員會"還要接受企業申報參加認定活動,對申報材料的質量和要求進行初步審查;組織評委對申報企業符合免檢和不符合免檢的資格條件進行形式審查;領導實施機構對不符合免檢資格條件的企業進行生產貫標現場審核及產品達標的實物抽樣、檢測認定工作;對產品達標檢測和生產現場貫標結果進行綜合評議,認定、推薦達到產品標準化生產的企業及產品名單;通過各層面、多渠道地在下游行業對推薦企業及產品進行廣泛宣傳,從而促進行業標準化生產工作的順利實施。
標準化生產內涵:
簡言之就是在生產過程中貫徹執行標準和對貫徹執行情況實施監督。生產者依據標準規定組織生產,國家有關部門及行業協會依據標準對企業的生產過程實施監察和督導。毫無疑問,標準化生產工作的推進和實施對于如今的中國縫制機械行業來說有利無弊。作為企業,我們也希望通過實施標準化生產,全面提高產品質量和企業生產管理水平,進一步打造企業和品牌競爭力。
標準化生產作用和意義:
產品標準化生產認定工作能夠明確行業產品進入市場的門檻,提升行業生產技術水平,規范低質無序的競爭市場,其對"重塑市場新秩序"是起到積極促進作用的。為了全面推進行業市場新秩序的建設工作,充分發揮標準在明確行業市場準入門檻和規范競爭秩序方面的作用,協會決定今年在行業中開展企業產品標準化生產認定工作。通過對企業產品達標和生產現場的貫標工作的認定,宣傳、樹立一批產品質量扎實過硬,管理基礎扎實貫徹行業標準嚴格、認真、徹底的行業骨干企業和品牌,從而達到通過引導縫機用戶理性消費,以標準化手段來提高行業市場準入門檻,抑制無標生產所引發低質低價等無序和非理性競爭行為,營造公平、公證、有序的行業市場環境,建立'產品、銷售、服務'三誠信為標志的經營誠信體系,進而保證行業健康、和諧發展。(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