縫機行業:經銷商也要打造品牌
為期三天的中國紡織制衣行業著名品牌展會――第八屆廣州國際紡織機械、紡織面料輔料及紗線、染料助劑、印花及制衣設備展(CANTON TEXTILE2008)于2008年在廣州·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琶洲展館隆重開幕。在本次展會上云集了業內眾多知名企業,這些業內名企帶來大量最新產品和新的制造技術。
記者在展會之前了解到,隨著我國經濟的增長,衣著和家用紡織品、產業用紡織品都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和潛力。而隨著中國紡織服裝產業的蓬勃發展,我國縫制機械行業在近20年里實現突飛猛進的飛躍,如今,中國制造的縫制設備產品暢銷全球市場。在這個過程中,我國縫制設備生產商、經銷商可謂功不可沒。針對提高品牌競爭力及市場的競爭力和現代營銷網絡,一大把記者就相關問題采訪了西安標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
記者:請您先介紹下公司背景和本次展會重點展示的產品?參加本次展會的目的是什么呢?
西安標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以下簡稱為標準股份):西安標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股份制上市企業。1999年組建,2000年11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發行4500萬股人民幣A股股票。2000年12月13日正式上市交易。
標準股份是國內綜合實力最強的縫紉機生產基地。擁有國家級技術中心、行業第一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控股90%的標準縫紉機菀坪機械有限公司、控股80%的西安標準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參股40%的西安兄弟標準工業有限公司。標準股份專業生產“標準”牌普通機械、機電一體化和直驅無油型高速單、雙針平縫機、超高速繃縫機、超高速包縫機、特種縫紉機、繡花機等300多個系列品種,臨潼制造公司、西安制造公司、菀坪公司三大生產基地年生產能力80萬臺。
記者:本次參展帶來了什么新的產品?
標準股份:這次展會我們主要帶來我們的最新科研產品:GT655/656單針鎖式之字縫縫紉機、GT856D系列直驅電子曲折縫、GK370系列高速筒式繃縫機、GC6842/6845和GC6842/6845系列高速雙針平縫機、GT670系列平縫鎖眼縫紉機、GT685系列高速單針平縫曲折縫縫紉機、BASS3200自動開袋機、GT660-01自動切線單線環釘扣機、GT680系列筒式平縫打結機、GK32500系列高速繃縫機、GC9系列高速雙針平縫機、GK350系列高速繃縫機、GC6150系列高速平縫機、GC725系列直驅電腦高速平縫機、GN2000系列超高速包縫機和GC6150高速平縫機。
記者:產品的特點,中端還是高端?
標準股份:“標準”牌工業縫紉機是“中國名牌”、“中國馳名商標”、“國家免檢產品”,是國家商務部確定的出口重點扶持品牌。先后榮獲縫制設備領域的最高獎——國家銀質獎等上百個省、部級以上獎項。公司先后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體系、歐盟CE安全體系、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等多項國際認證。
標準股份上市以來,始終保持高成長性,連續多年創行業最佳經濟效益,經營業績居行業及陜西上市公司前茅。
標準股份的母公司標準集團,具有60年的發展歷史,是國內縫制設備行業的骨干企業。先后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質量效益型先進企業、陜西省先進集體、陜西省企業管理示范單位、西安市先進集體等多項榮譽。胡錦濤、江澤 民、吳邦國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先后親臨企業視察。
記者:請問標準股份今年是第一次來參加這樣的展會嗎?
標準股份:紡織機械、紡織面料輔料及紗線、染料助劑、印花及制衣設備展會到今年已經成功舉辦了7屆,我們每年都來參加。
記者:那么是取得一定的效果了?
標準股份:可以這么說。這種行業與技術的相互關聯的展會確實給展商與展商之間,展商與觀眾之間帶來意想不到的多重交流機會。
記者:就目前中國縫制機械行業銷售領域的現狀,您對中國縫制設備銷售市場有什么看法?
標準股份:目前中國縫制設備產品市場上可以說市場競爭硝煙彌漫,這表面上看起來是經銷商之間的交鋒,實際上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經過多年的發展,國內縫制設備經銷商都具備了自己獨特的競爭優勢,已在縫制機械產業鏈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但由于歷史的原因,我們的市場競爭機制還不是很健全,行業市場還需要進一步規范。當然,這個任務僅僅依靠經銷商是不可能完成的,還需要供應商和客戶都參與進來,共同建設一個規范、和諧、健康發展的中國縫制機械市場。
將來的縫制設備銷售市場必將歸于理性,經銷商的獨特競爭力需要進一步轉化為核心競爭力,因此經銷商也要打造品牌,只有這樣我們縫機經銷商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確保生存和發展,目前這已經形成一種趨勢。除了為客戶提供傳統的、獨有的服務,經銷商還需要對供應商、對企業發展、對社會負責,講誠信,講規則,這是社會進步的要求,也是中國縫制機械行業發展日趨成熟的客觀要求。
記者:針對目前我國縫制機械行業存在的問題,您認為怎樣解決?
標準股份:“賒銷”和“價格戰”是目前我國縫制機械行業存在的最大的問題,這兩大問題都是不正常的經濟現象,其根源在于我國市場經濟的底子薄,還處于發展期, 要解決這兩個問題,需要一個過程,需要供應商和經銷商一起努力,來規范銷售市場。例如:供應商致力于提高產品質量,經銷商致力于提高服務質量和服務價值,雙方共同協商市場營運法則,嚴格遵守,并嚴厲打擊違規行為,同時引導客戶理性購買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