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民裕:“中國制造”當自強
今年以來,記者一直行走在全國各地縫制機械生產企業、經營公司和部分服裝廠。大家都不約而同地認識到整個產業進入了冬眠狀態的嚴重性;某國內縫制領軍企業董事長將發自內心地切身感受告訴記者;目前的形勢不是一般的嚴峻,而是非常嚴峻,就像西伯利亞的寒流一樣令人心寒。其中少數企業遇到階段性的困難、出現波動,引起了業界各種猜忌、質疑,眾說紛紜。
值此事關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時刻,作為行業主流媒體,我們專程采訪了剛從新加坡國際展會歸來的中國縫制機械協會田民裕理事長,請其以客觀、公正、負責的態度和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為處在風口浪尖的企業破解發展中所遇到的各種難題。
記者:尊敬的田理事長,您好!我的提問來自服裝與縫制機械業界的共性話題,涉及的內容比較直接與尖銳,請能予理解。首先是業界對業內幾大行業領軍企業的傳聞;其次是重塑行業市場新秩序推進之年,浙江、江蘇等地接二連三出現制假售假、侵犯知識產權的事件,請您給全行業一個說法,以正視聽。
田民裕:對于我們行業來說,今年的形勢是比較嚴峻的,因為行業處在兩個調整的疊加作用之下,行業進入了調整轉型期。
首先,上一個五年計劃時期,處在高速發展期,平均年增長為26%以上;這個五年(十一五)規劃,協會依據行業經濟周期性發展規律,把行業經濟的年增長確定為15~16%(前提是國際國內的宏觀大環境保持2005年狀態),行業工業總產值從350個億提升到600個億。行業把速度降下來,目的在于轉變粗放型的發展模式和不合理的經濟結構,解決行業在高速發展期顧及不到的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
第二是由于美國次貸債危機引起的世界經濟衰退和我國宏觀經濟中為了控制投資過熱、通貨膨脹,采取了從緊貨幣政策的嚴格宏觀調控。在這兩個方面的作用下,我們行業從發展的波峰突然跌入浪谷,使企業始料不及。
除此之外,從現階段行業的情況來看:第一,我們行業主體——工業縫紉機為主的裝備制造工業相對年輕,80年代中期才開始從從傳統家用縫紉機向工業縫紉機轉型,對于一個制造水平要求較高的工業行業來說,基礎相對比較薄弱。
第二,我們行業以民營企業為主,這些企業大多數才剛剛成立,企業經營者年輕,企業管理者的文化水平和專業技術積累還很不夠,盡管不少企業家具備了較為優秀的品質和素質,但對問題的認識仍有局限性,在行業形勢急劇變化的時候,適應性還不夠強。
第三,行業中少數國有企業因其體制、機制改革尚不到位,企業的決策機制與市場信息的快速反應要求不相對稱。因此,目前一些企業出現的一些問題應該說是正常的,以前掩蓋在快速發展形勢下的問題,現在都顯現出來了。我們相信經過這一次全行業的調整與轉型,企業家會更加成熟。
協會怎么辦?當前的主要任務就是要引導行業實現兩個轉變。首先要引導企業從過去只求規模、速度的粗放型模式,向速度、質量、效益協調的科學發展模式轉變。其次引導行業、專業市場從低價競銷、賒帳競爭為特征的無序,向既講競爭又講合作的新的市場秩序轉變。
關于出現制假售假、侵犯知識產權等不正之風,如經調查核實,媒體可在報刊上刊登、網上公布,以此教育企業引以為戒。我們在產品價格上沒有話語權,是因為自己沒有專利技術。所以我們的唯一出路、長期的戰略任務,就是企業要煉好內功,以創新來提高競爭力,求得生存和發展。
記者:最近走訪山東、江蘇、上海等地部分大型服裝企業時,經常聽到對國產縫紉機質量(漏油、噪音、工作穩定性等方面)的咨詢;這也是近來許多業內企業冷靜思考的問題。請問理事長:國產縫制設備的質量檔次到底處在那個層次?國產縫紉機能否從中國制造向世界名牌跨越?
田民裕:我國縫制機械的種類幾乎已經覆蓋了所有服裝生產企業的需求,但我們的質量與國外知名品牌有區別。標準、中捷等名牌企業的平縫機、包縫機、繃縫機等大眾產品,已經接近世界知名品牌的水平,但差距已經不大了,我們只要實現行業提出的“精品戰略”,就可以把質量上的這點差距消除掉。在快速發展期做不到,現在正好有時間和精力去做、去沖刺,這樣就能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
記者:您是隨著21世紀的步伐,從國家政府官員轉入縫制行業協會的最高領導。您帶領的不是一個企業,而是一個行業的崛起,中國縫制機械制造大國地位的確立,有您的一份不可磨滅的貢獻;這是很難用三言兩語來表達到位的,也許真正優秀的行業領袖的能量發揮不需要太多的理由。那么,請問您準備怎樣繼續引領處在非常時期的行業和企業尋求突圍,走上縫制強國之路?
田民裕:就當前而言,首先,企業要加強管理,瘦身、降低成本,提高企業的整體運營質量與效益;,其二要狠抓產品質量,大力實施“精品戰略”,努力把產品質量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其三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開發有自主產權和核心技術的產品;其四要積極投身到今年協會提出的“重塑行業市場新秩序”的活動中去,培育行業良好的發展環境,降低行業調整成本,增強行業、企業實力。
總之,在行業發展面臨暫時困難的時候,首先要明確我們當前的任務,堅定行業前途是光明的這樣一個信念,不要被行業當前存在的一些問題所困惑、一些困難所嚇倒。團結起來、齊心協力,行業就會在不遠的時間內突破發展瓶頸,迎來一個行業發展新的春天。
我們一定要“在調整中求好、在創新中求快”,來實現行業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
在2006年召開的協會七屆五次理事會議上,我在闡述行業“十一五”期間的發展形勢與任務時,曾經講到;“我堅信,一支充滿活力的行業優秀企業家隊伍崛起之日,就是行業優勢企業群形成和作為世界縫制機械制造強國的基礎奠定之時。”“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我更加堅信,在我們行業突破當前發展瓶頸、跨越調整轉型的階段之后,一批更加優秀的企業家的眼界更加開闊、發展戰略更加科學、思路更加開放、理念更加先進,他們的管理水平和運營企業的能力會進一步提升。這些優秀企業家及他們帶領的優秀企業群體,將是我們行業由大變強的中堅力量,是我們行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希望。
記者感言:在不斷地走訪中,確實有很多企業經營者,要求我們媒體和行業協會要敢于面對現實,把業界一些共同關心的老大難問題提到議程上來,讓大家來共同探討,比如說假昌偽劣、貨款拖欠等等可不可以、敢不敢公示、曝光?
今天記者對話的是行業最高領導,采訪中了解到,其實行業協會一直都在密切關注各個時期的動態,不失時機地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政策和措施,極大地推動企業朝著自律、有序的方向發展。接受采訪的田理事長站在行業的高度,作了全面而精辟的論述。事實證明,在全世界企業發展史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企業像中國這樣,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在還沒有練好硬本領的時候,就被拋向世界競爭的舞臺。大家應該理解,出現階段性地問題在所難免,特別是處在轉型、調整期的今天,大家應該倡導理性競爭、和諧發展的氛圍。
我們的企業都在根據自身實際調整戰略,尋求自己的增長空間,我們的行業協會是有所作為的,田民裕這樣智慧和對事業執著的領導,能在短時間內把行業帶到了這樣的高度,就更有能力在此基礎上,指點江山、化解種種難題,繼續引領行業向前邁進。我們堅信“中國制造”成為“世界制造”的時日不會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