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深圳市皮革行業發展憂喜重重
1、憂:2007年是深圳皮革行業結構性調整的一年,從整體上看,行業發展在2007年遇到了比較多的困難,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國家政策調整,給皮革行業發展帶來較大的負面影響。人民幣升值、出口退稅率下調、調整加工貿易政策、上游制革產業受限、新勞動法出臺、國家收緊貨幣政策等,限制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加大了企業成本,導致中小企業生存困難,深圳及周邊一批中小企業關門,不少企業遷出深圳。
市場環境變化,引發行業“馬太效應”。隨著社會信息化程度的提升,行業競爭的不斷加劇,在內外銷兩塊市場上都出現了資源向大企業傾斜的趨勢,深圳以百麗、耀群、龍浩、德津、日月星、成功、賜旻等為代表的一批優勢企業,不斷擴大生產規模,市場占有率逐步提升,發展勢態良好;而大多數以接單生產為主的中小企業則接單困難,成本上升,利潤下降,生存遇到很大的危機。
勞動力出現短缺,行業管理、技術、生產和市場人才嚴重不足,人員流動性加大,企業不穩定度增加。
國內土地資源日益緊張,房地產發展過熱,生產企業發展空間受限。
企業融資渠道缺乏,資金流動性減弱,行業內互相拖欠現象越來越嚴重。
全球氣候變暖,對毛皮與皮衣行業產生不利影響。
國內其他省市地區對皮革產業的扶持政策明顯好過深圳,深圳皮革企業承受越來越大的市場競爭壓力。
皮革展覽規模減小,影響力減弱。
2、喜:在危機重重的2007年,深圳皮革行業也有一些值得高興的事情。
百麗在香港成功上市,借助資本市場的力量成功擴張,兼并了森達和妙麗兩家大型品牌鞋企,成功成為行業內的龍頭。
龍浩和耀群榮獲深圳民營領軍企業稱號。
華南城二期成功融資,將建設38萬平方米的大型皮革產品批發市場。
深圳市政府制定政策發展總部經濟,皮革行業列入支持行業名單。
深圳茂業、天虹、ITAT、萬佳等大型商業企業向內地擴張,帶動深圳品牌進入國內市場。
深圳遠成的大王縫紉機、百麗的天美意、他她鞋獲廣東省品牌稱號。
意大利、西班牙、日本等一線品牌企業多次來深圳尋求合作伙伴。
商務部、輕工總會、中皮協及市領導多次深入皮革企業考察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