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鞋化纖企業背腹受敵 如何化解?
核心提示:高企的油價已經讓我省以石油為原料的化纖、塑料、制鞋等企業苦不堪言。這些企業處于產業鏈中間地帶,面臨兩頭夾擊的尷尬境地:上游原料價格上漲,下游企業訂單減少。
在市場重壓之下,最近一段時間,市場上已傳出相關企業減產甚至關門的消息。不過,也有許多企業展開生產自救,花重金從國外引進先進設備,降低成本,提升產品檔次,獲取更大的利潤空間,以此來消化增加的成本;也有一些企業快速搶占出局者騰出的市場空間,擴大生產,獲取規模效應,降低生產成本。
部分小企業停產一些企業在苦撐
去年產值達300億的長樂紡織業主要以生產化纖為主,其原料就是石油。油價不斷上漲,已經讓該市的紡織企業備受煎熬。“長樂紡織品常規產品居多,品種單一,原來的營銷思路是薄利多銷,現在高油價大背景下,困難可想而知,所以產品結構一定要調整。”長樂市紡織工業局局長鄭航這番話直指該市紡織行業存在的硬傷。
對于油價上漲導致原材料價格上漲,長樂市化纖協會會長陳思清頗為無奈。他介紹說,6月20日,發改委剛剛上調成品油價格,化纖原材料的價格也水漲船高往上漲了500元/噸,對于本來利潤就很薄的長樂紡織行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市場上已經有一些實力弱的企業撐不住停產或關門。在這種大環境下,企業左右不了大勢,大家只能艱難地撐著,走一步看一步。
受高油價影響,國內最大、最專業的PE、EVA、珍珠棉及特種發泡生產商福州三威橡膠化工有限公司最近放棄了幾種產品的生產。據該公司負責人鄭孫興介紹,從年初到現在,該公司的原材料價格上漲了10%~20%,遠超出預期,導致一些產品出現虧損,只好把其中的一部分停產。盡管鞋材等一些產品仍是虧損生產,考慮到維系客戶關系,現在還苦苦撐著。鄭孫興稱,做企業一定要撐得住,當別人倒下了,你還站著,市場就是你的。
相較其他橡膠企業,三威算幸運了。由于有足夠的規模實力,再加上產品豐富且定位高端,目前還能消化原材料價格上漲帶來的壓力,而其他橡膠企業就沒有這么幸運了。據鄭孫興介紹,福州已有一些實力小的企業扛不住成本壓力而關門。泉州也有幾家同行企業關門,就在前幾天,還有三家倒閉企業找上門想出售設備。
引進設備提升檔次節省成本支出
在高油價預期下,今年以來,長樂紡織企業共花3億多元從國外引進了200多臺自動絡筒機,這些設備有助于企業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同時產品質量也能得到提高。
長樂市紡織工業局局長鄭航表示,原先生產1萬錠紗需約100人看管機器,如今采用新設備后,生產相同數量的產品僅需10人左右,節約成本顯而易見,而且還能提升產品檔次。雖然進口自動絡筒機價格高達150萬元/臺左右,而傳統的絡筒機價格僅為15萬元/臺左右,但是從長期來看,這些省下來的成本還是可以抵過購買設備的費用。
面對高油價,企業自救的方法還有很多。長樂紡織企業通過購買先進設備來降低成本,提升產品檔次;而三威則憑借其規模實力,逆勢擴大生產規模來降低成本。三威負責人鄭孫興稱,由于一些弱小企業倒了,騰出了一些市場空間,最近公司一些產品的訂單突然多了起來,索性就擴大生產,以降低成本。
□專家說法
企業要做好必要功課
“從短期來看,高油價的局面還難以改觀。高油價帶來的高成本壓力,實際上是對相關企業的整體測試,誰通過了,誰就是市場上的最后贏家。”昨日,省社科院一位專家建議受影響企業根據自身條件做好必要功課。
克服目前的市場困境,除了企業自身努力之外,也需要外部環境的配合。在采訪過程中,一位長樂紡織企業老總向記者訴苦稱,企業展開自救,正需要資金,銀行這時卻聞聲上門催討貸款,讓企業雪上加霜,其實企業狀況并沒有他們想像的那么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