縫制設備中歐合資企業發展漸暗
而相對天馬公司的成功,天津——利滿地縫制設備有限公司卻虧損得很厲害,至少作為合資企業的中方發起單位——天津天工縫紉機公司就認為這次合作的失敗直接導致了天工公司的倒退。
天津——利滿地縫制設備有限公司是由天工公司與意人利的南奇公司共同組建。屬于典型的中歐合資企業,主營檔次較高、利潤人的歐洲高檔機器,如NECCHI牌885系列、875系列高速平縫機。盡管在最初批量生產階段,合資公司的產品銷售較好,然而,隨著合作雙方作出規模生產決定后,合資公司遇到了麻煩,市場容量的有限立刻讓合資企業陷入虧損,不久,合資企業便宣告停產。在這一過程中,天工公司把出售天馬公司股份所得收益及從天馬公司得到的分紅用以組建天津——利滿地縫制設備有限公司,然而,直到新合資公司停止生產,天工公司自始至終都沒能從新合資企業那里分過紅。
公平地說,目前活躍于全球縫制舞臺的日本企業,也大多是從技術上“模仿”歐美縫紉機制造企業開始的,就像眼下中國企業“模仿”日本企業一樣。在許多行業從業人員看來,過去及現在,全球縫紉機制造領域的最領先及最好的技術都來自歐洲,而這,也就是歐洲企業在全球高端縫紉機市場保持強勢的原因。如眼下一些全球頂尖的服裝品牌無論是自己生產還是外包出去,都指明要求使用歐洲某個品牌的機器。
而正因為技術及制造工藝上的巨大優勢,歐洲縫紉機生產企業歷來都是我國縫紉機企業想與之合作的經營實體。然而,雙方合作的結果卻并不盡如人意。
天工縫紉機公司總經理陳東川曾就天津——利滿地縫制設備有限公司的失敗進行分析,在他看來,最主要的原因還在于合資產品選型不好,“選用了歐洲機器,檔次太高,價格也太高,市場需求有限。
而對于國內大部分希望在中端偏上產品市場獲得突破的生產企業而言,與歐洲縫紉機生產企業的合作所推出來的機器將面臨市場價格過高的問題,這與國內企業發展方向及所處發展階段有落差。事實上,這就是中歐合資企業所面臨的最大風險。在先進技術、工藝引進不“明朗”的情況下,能否取得較好市場回報將直接決定合資企業的成敗。而目前,歐洲縫紉機的過于“昂貴”似乎并不太適用于中國的服裝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