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貨幣戰爭:現實還是幻象
-本期嘉賓:
上海財經大學現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經濟評價中心主任、金融研究所結構金融室副主任劉煜輝
外交學院國際金融中心主任歐明剛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授趙錫軍
中山大學金融系主任陸軍
【背景】
近期,通貨膨脹嚴重,股市折腰跌損,越南盾走勢疲軟,大量國際資本外逃……越南金融領域出現了一系列不穩定現象。
推薦閱讀郎咸平:中國面臨前所未有的金融與產業戰爭…常清:3個方法可救市郎咸平話說2008中國經濟原油即將“崩盤”謝國忠:再看“中國速度”王益雙規打了誰的臉?巴曙松:全流通時代將造就仙股韓志國:大小非引發暴跌 隨后,泰銖出現連續暴跌,盡管泰國央行出手,但依然難使泰銖擺脫困境。這不禁讓人們擔憂,一場類似20世紀末從泰國爆發、波及亞洲數國的金融危機是否將要再度上演?
與此同時,高通脹、出口銳減,股票暴跌,國際熱錢源源涌入……種種與越南金融危機相似的跡象令中國也感到隱隱不安,中國是否會被卷入到這場金融危機中?中國應該從哪些方面警惕潛在的金融風險?在鄰國金融危機和困境中,中國又應當扮演何種角色?
越南危機傳染度高不高
【正方】
劉煜輝:近來印度也有“金融危機”的跡象,一旦印度經濟真的走向衰弱,亞洲乃至全球經濟將面臨大調整。到那時,國際資本會涌進中國,中國將成為國際資本的“避難區”,而這無疑將考驗中國金融部門對國際資本的監管力度。
奚君羊:從數據上看,在越南確實出現了金融危機的種種征兆。比如,股市在短短8個月的時間里從1100多點下跌至不足400點;越南盾兌換美元的貶值幅度達到40%;越南胡志明市的樓市也下跌了約50%。不過,這些情況相比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明顯好很多。
可以說,越南經濟確實遇到了空前的困難,并出現了金融危機的某些前兆,但目前將征兆稱為“金融危機”有些夸大。
【反方】
歐明剛:越南經濟近幾年增長都在7%以上。而且政府在治理通脹方面也有一定經驗,該國通脹率經常高于10%,甚至在1989年達到3位數,當時頗為有效的利率政策近日再次為越南政府所用。
越南經濟水平本身較低,在基數較小的情況下,大幅增長后依然較低。同時,越南處于中國東盟自貿區、大湄公河次區域、北部灣經濟帶3個經濟區的交接點上,經濟戰略地位明顯,而且越南政局穩定,全國專注于經濟發展。作為東亞最具活力的新興經濟體,越南對外資的吸引力不會減退。
此次越南盾的貶值對以出口為目標的在越南投資企業有利,在國際和中國制造產業轉移的大背景下,到越南投資的部分企業是為利用該國諸多優勢發展出口貿易,越南盾貶值將增強這些企業產品在國際上的競爭力,有利于銷售的擴大。相對而言,對于以當地市場為目標的企業受到的沖擊則比較大。但據了解,相當一部分企業也在通過適時適度變動價格來彌補高通脹帶來的損失。
趙錫軍:亞洲發生第二次金融危機的可能性不是很大。1997年,亞洲很多國家國內CPI居高不下,各國國內利率較高,國際投機資本盛行才導致了金融危機的發生。現在的越南的確與亞洲金融危機發生時很多國家的情況有不少相似之處,但是和當年相比,亞洲作為一個整體的金融環境不同了,所以此次危機不會蔓延到整個亞洲,只是個別國家發生危機的可能性較大。
陸軍:不可能大規模發生金融危機。1997年亞洲的金融環境與現在有很大差異。當時,泰國、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和韓國等多個亞洲國家和地區都遭遇了國際游資的沖擊,這些地區的金融環境比較脆弱。但是現在,只有越南、泰國和印度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金融問題,并沒有形成片狀危機。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