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紡織服裝貿易及趨勢
世界紡織服裝貿易及趨勢,2007年美國紡織品產量連續第十年減少,降至35年最低水平。服裝產量數量暴減40%。紡織行業雇用率也減少9.2%,服裝行業雇用率減少8.3%。但美國產服裝價格平均增長25%,原因是高端高利潤市場產品產量不斷增長。
進口數量增長放緩,消費者服裝和鞋履開支僅僅增長3.7%,而2006年增長4.5%,2005年增長5.1%。同時,盡管部分產品受到配額限制,但中國紡織品和服裝對美國出口依然增長,數量增長14.8%,金額增長19.4%,。2007年越南對美出口數量增長31.2%,金額增長34.2%。
阿根廷紡織行業產量溫和增長5.5%,服裝產量僅增長0.6%。但紡織品出口增長18.2%,服裝出口增長13.2%。2006年出現大倒退之后,2007年巴西出口回升。但出口增長完全歸功于紡織品,以及對印尼、巴基斯坦、墨西哥、委內瑞拉以及韓國出口強勁增長。
同時,對美國和歐盟銷售很差。哥倫比亞出口連續四年增長,2007年猛增47%,但對美國出口減少,因此,委內瑞拉成為最大的出口市場,市場份額高達55%。墨西哥依然在奮爭,因為美國進口商把訂單轉向中國以及其它低成本的亞洲國家。
2007年歐洲產量穩定,出口減少,進口增加。歐盟從中國的進口增長14.3%,至275億歐元。中國在歐盟進口市場的份額高達34.3%,土耳其屈居第二,但市場占有率遠遠低于中國,為16.0%。
2007年,雖然中國對美國和歐盟出口受配額限制,但中國工業依然得到發展。由于出口增長19%,產量和投資均有所擴大。香港區內出口減少,因為生產轉入中國大陸。一旦2008年底美國特保配額終止,香港外向形加工安排(OPAs)也可能減少。
2007年日本出口需求增長5.3%,原因是對美國、歐盟、韓國以及越南出口增長。進口方面,2007年日本只進口中國的服裝。在韓國,由于紡織品銷售擴大,2007年出口有所改善。在臺灣,服裝出口減少,服裝產量也減少。但紡織品產量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