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織渠道 變革者生存
在針織品牌日益成熟的今天,針織渠道品牌也正日益彰顯。商場、專賣、超市、批發市場,面對針織企業日益復雜的產品線和日益豐富的產品,傳統針織品的四級分銷渠道,已經不能完全滿足市場的需要,于是,一些新興的銷售業態正在興起,或許并不能成為將來的主流,但我們不能無視其中蘊含著的巨大商機。
案例一:嬌點美等“九元內衣”
去年以來,“九元內衣”加盟模式成為市場上一道亮點。“九元內衣”緣何一夜間走紅大江南北,市場需求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女性內衣屬于消耗品,生命周期很短。據統計,一個女人一生要消費至少300~500件內衣,女人這種近乎瘋狂的“戀衣癖”,加上女人對美的追求開始由外到內的轉變,形成了一個內衣的黃金市場。
反觀目前的內衣市場,動輒幾十元,幾百元,甚至上千元,這使得愛好時尚的消費者者不堪其負。加上目前的消費者的購買行為趨于理性,如何找到讓消費者認可和接受為標準定價,并能提供質量不打折扣的產品,成為一個市場的空白。
“嬌點美”經過認真考察市場后,推出了九元為起點的內衣產品,在銷售模式上,選擇點對點垂直供貨的策略,省略中間流通環節,擠掉價格水分,同樣款式、同樣品質、同樣面料的內衣,別人售價上百元,而嬌點美同等內衣卻堅持低至9元。這顛覆了傳統的商業模式,搶占了市場和終端消費者,創造了有自己特色的品牌口碑。
記者點評
目前市場上普遍存在的內衣,要么是地攤貨,品質無法保證;要么標榜名牌,價格高昂難以接受;要么設計精美,卻華而不實;要么根本就不適合東方人的體型,花錢買罪受……這些因素一直困擾著消費者。
面對人民幣升值、原材料及勞動力成本上升等外銷環境的不利因素,眾多外向型針織企業不堪其負,開始涉水內銷市場,加上原本就備受渠道之困的內銷企業,針織渠道變得十分擁擠,渠道成本也在不斷攀升。相對大中城市的商場、柜臺,“九元內衣”專注于三四線市場和農村市場,不失為解決目前針織產品銷售的一條渠道。
案例二:“黃金襪業”問世
襪子是消費者必不可少的生活必需品,除了護腳保暖之外,舒適、時尚、美觀和功能性都成為人們選擇購買的重要因素。據統計,中國襪業市場年產量超過130億雙,銷售收入達500億元,且每年以8%的速度逐年遞增,中國13億人口構成了極其龐大的市場。
然而,相對龐大的市場需求,襪子銷售渠道卻不盡樂觀。目前國內的襪子銷售狀況是在超市、商場、購物中心、賣場或零星搭配銷售,號碼不全、樣式不多、款式不新、品種缺乏,有時即使在大型購物中心也難買到稱心如意的襪子。
2007年12月28日,國內首家以襪子為主打產品的大型超市———“黃金襪超市”在南昌落戶。
黃金襪業通過認真的市場調查發現,將襪子專賣店與其他專賣店相比,存在很多優勢,比如:襪子專賣店奇缺,是空白市場;襪子體積小,重量輕,運輸方便,便于集中進貨;襪子進貨價低,利潤高,存在較大的利潤空間。
記者點評
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專業化經營已經成為一種時代潮流,產品專賣是商家出奇制勝的法寶,國內已有許多成功先例,如皮鞋專賣店、皮包專賣店、運動鞋專賣店等等專賣店。然而,在“一站式購買”這一傳統綜合型商業模式大行其道的今天,以專注某一細分產品或某一特定人群的專業超市,并不失為一種另辟蹊徑的錯位競爭策略,但終端贏利能力能否平衡并超過店面成本,則是該類超市能否生存并持續贏利的關鍵所在。
但總體來說,“九元內衣”模式和“黃金襪業”的出現,是對傳統針織渠道的一次挑戰,也是對傳統低端渠道的整合和品牌化運作的嘗試。
案例三:“二十一世家家居服飾生活館”
目前國內從事家居服批發、代理、經銷的企業大都是以前經營內衣、外衣甚至經營其他非服裝類商品的企業轉行過來或干脆是兼營家居服。由于家居服具有與其他服裝不同的商品特性、消費特性、營銷特性及市場運作特點,渠道兼容能力較弱,致使目前熟悉家居服及其市場運作的中間渠道商不多,很多代理商基本不具備推廣家居服的知識和能力。
家居服在終端渠道上特點,也迫使處于成長期的家居服企業,須在保持產品價格競爭力的同時,建立自己穩定的營銷渠道和客戶網絡,加強對市場的管理和服務,才能夠在未來激烈的競爭中取勝。
凱迪集團的“二十一世家家居服飾生活館”家居服飾連鎖嶄新理念,首開了家居服生產企業直營連鎖的先河。也正因其在終端渠道上的開拓意義,這家涉足家居服不過幾年的企業,迅速躋身于中國家居服行業品牌第一陣營,被稱為家居服行業的黑馬。
記者點評
近年來,“連鎖”已成為針織行業中的熱門話題,而“家居服連鎖”更是熱門話題里的關鍵詞。作為一個有別于其他服裝門類的產業,家居服的發展自然也不能忽視自身終端渠道的建設。凱迪集團在家居服的家居服連鎖上的成功實踐,對于處于探索成長期的家居服產業而言,有著十分積極的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