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譯鞋企三級市場品牌成長的密碼
要知道,市場空缺正是成功模式之外的存在,或其無法覆蓋的地方,實際操作中,許多鞋企往往二者不可兼得,筆者就是從二者的矛盾中找到一些密碼,希望能給業界帶來點啟示。
我認為,既要成功模式,更要他們的市場空缺,因為企業老板,如果沒有氣吞山河圖霸業的思想,一切科學和理性的經驗都等于零。我們的目標就是把成功企業的忽視部位削弱,并爭奪過來;因為競爭者的強弱決定了市場份額的多少,市場份額又直接影響企業的利潤。
成功鞋企首先是定位的成功,這是一個企業成功的核心的競爭力,然后用產品等行銷因素結合這個定位,再用營銷去豐富這個地位,讓消費者去認識這個定位,進而塑造了成功的一個平臺,在這個平臺下,注重形象與策劃的推廣,從而提升了品牌,企業品牌的成功并不是只是專賣連鎖、賣場形象、營銷策劃、廣告促銷幾個因素來實現的。
筆者結合幾年來的市場心得,重點分析一下三級市場的品牌如何成長?
近幾年三級市場鞋業品牌,他們的成功在哪里?
一、定位為中低檔市場,主要市場下沉到地級城市和縣級城市為主(含沿海發達的鄉鎮)。
二、重視營銷,依靠自身對市場的反應速度和物流的配送彌補產品設計不足(較大部分產品是OEM加工);
三、省級輻射以分公司或辦事處為主,終端以加盟專賣店和自營專賣店為主。視區域市場的成熟程度來安排加盟與自營店的比例。
四、銷售網絡與產品定位很統一;市場反應速度快;終端能力和優勢強;
五、 產品主要集中于男鞋,兼有部分女鞋,定位為中低檔;
六、 針對全國區域的大眾市場,受眾多,終端有形象;
七、 廣告促銷活動費用與經銷商分擔,廠商共同揮師終端。
而三線市場的大多數三流鞋業品牌是缺乏準確的定位來行銷的,他們只是空降兵,沒有成功的平臺,主要表現在:用形象代言+幾個不痛不癢的央視廣告來忽悠一下通路;因為沒有明確的定位,消費者還是不知道某個品牌到底在告訴他們什么,沒有辦法互相認識;另外從一個區域選點漸變,然后借力幾個加盟代理商鞏固一下市場,渠道良性管理根本談不上。就在這樣一個平臺下,加上此一時,彼一時,模仿別人的廣告、促銷、專賣模式,肯定會事與愿違!
在品牌定位上,還有很多三級市場混的品牌,在招商口號里,總是說自己是中高檔品牌,這種定位,不僅縮小了自己的消費群體,而且消費者會拿這類的企業跟真正的中高檔的品牌相比,因此,這些品牌談不上有品牌知名度而無人問津,因此用大眾化的推廣方式經營中高檔的商品,就如東施效顰,不洋不土!
當然也有一些挑戰的鞋企,的確這種方式也成就了他們的局部成功,它們革新鞋業渠道,由批發、代理或經銷到與直營結合的轉型,作為自己品牌未來的成長路徑。通過真我本色,不一般的運作,走自己路,成為成功企業市場空缺里的最大享受者。但大多數鞋企還是目光不遠,只注重泡沫的形象而忽視營銷管理,可是現在是細分市場,消費者的理性消費使得加盟商越來越難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利潤得不到保證,有些鞋企只能做OEM加工了。
因此我們必須要爭取到市場僅有的空缺,它是一種機會資源,速度方可致勝,對于成功模式可以邊干邊學,三級市場的品牌這樣才能找到自己品牌成長的密碼。具體如下:
一、“遠望方覺風浪小,凌空乃知海波平”,進行遠景目標與品牌的戰略性提問,它們給消費者帶來的實際性利益是什么?
二、品牌如果處于推出期,處理好市場占有率及利潤等量化指標與品牌形象塑造的關系,這個依企業的具體情況而異,“今年花勝去年紅”,力求企業低成本快速成長。
三、企業的銷售增長區域細分:
通過推廣,在現有區域積累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從品位的提升過程中提高產品的價位,加強一線終端的營銷管理,擴大市場份額;對新區域市場的開發:應該抓住本品牌樹立的賣點,促進銷售增長;對品牌定位進行提升,優化產品的品位,同時增加形象款式品種。
四、建立以消費者為中心的營銷信息系統:提高公司系統對市場的快速反應能力,如產品的訂、調、補、退、換等,市場產品信息和競爭對手信息;逐步建立消費者資料庫,捕捉消費者對產品的互動資源。
當然在具體策略上還應注意如下幾個方面:
1、在產品策略上,與區域總經銷商協手開發產品,總經銷商可與公司開發部共商產品發展方案;抓住產品的生命周期來做好區域市場,通過研究和把握市場的趨勢和流行特點,挖掘產品的贏利空間;對于產品型企業在產品、品牌、網絡的三者關系上,主要以產品的開發、質量、款式來形成競爭力,企業的生存與利潤也來自產品的制造上,所以產品的賣點必須快人一步。具體如下:
(1)產品的款式主題集中于某個系列;
(2)研發品牌整體提升的款式和品種;
(3)保證品牌的產品風格在新開發市場的統一性。
(4)考慮目前渠道和終端的品牌專賣店必須有足夠的產品款式支撐,目前可以選擇少量其它的補充款式,未來隨著主題款式的增加逐步減少,最終只起補充作用;
(5)加強女鞋產品,保持男女鞋的均衡,鞏固消費者的忠誠。
2、競爭導向制定通路的價格體系;在細分的市場上實行完全不同的價格;薄利多銷,利用購買力成本優勢爭奪客戶。
3、通路策略:如果品牌處于導入期,借力代理商,力爭迅速增加網絡終端的數量,通路升級后,再考慮客戶網點的生存質量。
4、終端策略:目前溫州鞋業終端市場的競爭方式(制造優勢\\管理優勢\\價格優勢\\細分優勢),在終端策略上,要因地制宜,抓主帶次;處理好業態(專賣或專柜、廳等)的區域異同性。建立品牌戰略+特許經營或專賣連鎖或加盟店+管理優勢+服務的管理體系,尤其在終端位置/店面形象,貨品陳列、POP設計及管理、終端攔截等狠下功夫,如在終端陳列上提供業界不可隨便模仿的形式,如針對溫州如何擺放,針對廣州鞋如何陳列,針對不同的業態又如何擺放鞋子等等。
5、媒體策略:這時可以模仿一些成功的企業的一些做法(但一定結合本企業的實際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