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速放緩牽連紡織服裝企業景氣指數
國家統計局7日發布的報告顯示,今年二季度我國企業景氣指數為137.4。這一指數雖仍處高位,甚至比一季度略高,但與去年同期的146.0相比,有了比較明顯的回落。
北京大學國民經濟核算研究中心研究員蔡志洲說,企業景氣是當前經濟運行走勢的一種直觀反映。當前中國經濟仍處于高位,但增速有所回落,企業景氣指數自然出現高位回落。
國家統計局對全國19500家不同類型企業的調查顯示,二季度,大中小不同規模的企業、不同所有制性質的企業的景氣指數,與去年同期相比,都有比較明顯的回落。
二季度,我國大、中、小型企業景氣指數分別為155.9、125.3和115.7,與一季度持平,但比去年同期分別回落了14.2、7.1和4.5點;國有企業、集體企業、股份合作企業、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營企業、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景氣指數回落幅度在5至16點之間。
蔡志洲分析指出,當前土地、勞動力、能源等各方面成本都在上升,貸款收緊使得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獲得資金的難度加大。各方面的原因綜合起來,造成企業景氣的高位回落。
去年二季度我國企業景氣指數之所以能夠處于146.0的高位,大型企業景氣繁榮旺盛的拉動作用非常明顯,而今年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今年二季度我國大型企業的景氣指數從去年同期的170.1下滑至155.9,下滑幅度是不同規模企業中最明顯的。
從工業企業利潤變化中可以找出其中的原因。今年1至5月份,我國工業利潤最大的變化就是石油加工及煉焦業,受國際油價暴漲的影響,從去年同期盈利352億元轉為凈虧損443億元。電力行業利潤也出現了大幅下降。這兩個行業經濟規模巨大,大部分屬于大企業,其虧損和利潤嚴重下滑,必然對大企業的景氣產生明顯的負面影響。
一些中小企業經營遇到了一系列的難題。在中小企業比較集中的浙江、廣東,這種情況已經表現出來了。
浙江平湖一家箱包出口企業的負責人施紀鴻告訴記者,今年以來,他的企業原材料價格上漲了近10%,人民幣升值超過5%,勞動力成本也在不斷攀升。雖然他的產品檔次較高,日子還能過得去,但身邊許多企業的日子很不好過。
“世界經濟的環境正在發生變化,中國經濟目前總體形勢還不錯,但也得提高警惕。企業得抓緊調整自己的發展模式,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蔡志洲說。
據海關統計,2008年1?5月,中國紡織制品累計出口總額260.67億美元,同比增長26.3%,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總額400.90億美元,同比增長9.3%,增幅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同比增幅較2007年同期下降9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