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獅20家規模染整企業吹響節能減排“集結號”
上月,伍堡工業區一家漂染企業采用低硫煤做燃料,二氧化硫排放量減少了四成以上;石獅三大工業區的一些漂染、水洗企業把鍋爐運行時所產生的蒸餾水用于除塵,蒸餾水回收利用率達到50%%……這是石獅企業推行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的一個縮影。
向節能減排要效益,以節能減排謀發展。今年來,我市20多家規模漂染、水洗企業吹響了節能減排“集結號”,成為石獅企業實施科技創新、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一大鮮明特色。“這是一個好現象,說明節能減排這項基本國策逐漸深入人心。”市環保局有關負責人表示。
能源的緊缺,環境的惡化,生存的受限……一系列不利因素,對我市企業節能減排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從環保局獲悉,在大堡、伍堡、錦尚三大集控區有60多家漂染、水洗企業安裝了幾十臺鍋爐,沒有進行去硫化處理,每天仍在排放數量不小的二氧化硫等物質;大堡工業區部分企業停用鍋爐,改用供熱,但目前供熱不足,一些企業還在使用鍋爐,需等到鴻山熱電廠建成后,矗立在沿海的上百根煙囪才能拔掉;作為清潔能源的低硫煤、天然氣、油等還沒有得到普及推廣,不少企業仍在使用含硫量較高的煤;部分企業生產設備老化,耗能嚴重……我市節能減排可謂任重道遠。
可喜的是,作為重污染行業的染整企業紛紛行動起來,走上了節能減排攻堅路,其中有20多家注冊資本在千萬元以上的規模企業,更是作出了大膽的嘗試,并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效———
改變供熱方式。今年生利染整公司等四家企業停用了鍋爐,實現集中供熱,一年可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846.44噸。
實施中水回用。如華豐集團實施中水回用后,每年可減排化學需氧量138噸;一家企業推行污水再生利用工程,工業用水回用率保持在50%%以上。
推廣清潔能源。三大工業區有數家漂染企業改用油做燃料,雖然成本增加了,但是二氧化硫排放量減少了40%%以上。
技改節能降耗。祥芝大堡集控區一企業通過技改,每月可節約原有用水量的8%% --10%%。據調查,今年我市16家規模染整企業淘汰了落后設備,引進了先進的設備和技術,在節能降耗的同時,實現了增產增效。
由石獅鄉親邱季端組織研發的最新脫硫技術———泛液氣束混流廢氣凈化系統,脫硫率高達96%%,獲國家專利產品。目前,已經應用于石獅的企業中……
經濟局有關人士認為,企業節能減排,從被動到主動,從強制到自覺,這一轉變體現了石獅一些企業家的強烈社會責任感,不僅是環保意識的自我覺醒,更是科學發展的理性回歸。
節能減排是一場持久戰和攻堅戰。業界認為,企業要充分認識到節能減排對于增強自身競爭力、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促進企業自身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意義,自覺擔當起節能減排的社會責任和義務。加大科研投入,致力于有利于節能減排的生態技術的開發;加大技改力度,淘汰舊設備和落后的生產工藝,引進先進的生產技術,減少對能源的依賴;積極推廣低硫煤、天然氣等清潔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