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匡說一說:在國內經商
中國的商人,無論你的屁股坐在國企還是民企,你的腦子里都必須裝有社會主義意識。你的言行應時刻與共產黨的方針政策保持一致,違背法律的事情不能做,違背道義的事情更不能做。
明白中西有別,當好半個政治家、半個思想家、半個戰略家
比較而言,西方的企業家是純粹的商人,他們只要懂經營、會賺錢、能納稅就行。他們的經營活動主要是盯住市場,基本上不用看別人的臉色行事。他們對政府的相關政策有意見,可以言詞激烈地點評。這在中國,是萬萬不可的。即便你是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也不能口無遮攔,不能只講經濟不講政治。中國的商人(特別是國企商人),要努力使自己成為半個政治家、半個思想家、半個戰略家。你要時刻關注時局的變化,學會把握和順應國民經濟脈搏。所以,我建議中國商人,堅持每天看中央電視臺的《新聞聯播》和香港衛視新聞臺,關注政治、經濟、社會等領域發生的重大事件、政策變化及其走勢。比如資本市場的冷暖,股票、期貨的走勢變化。你可以不炒股、不買期貨,但你決不可以不了解行情。你對現階段政府提倡干什么,不提倡干什么,必須做到先知先覺。因為小到一個行業的產業政策,大到國家經濟政策走向,乃至國際關系冷暖,都可能對你的企業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而中央電視臺的《新聞聯播》和香港衛視新聞臺,就是你獲取時政經濟信息的免費窗口。
在具體的企業經營當中,你的企業(特別是國企)在堅持生產力標準的同時,還要兼顧政治標準。在堅持成本最小化、效益最大化原則的同時,還要貫徹好黨的方針政策,時刻注意承擔社會責任、促進社會和諧。在注重企業利潤、注重生產力發展的同時,又不能唯生產力論。與此同時,你還要像老公戀家那樣,照顧好職工的福利,管理好工會、婦女工作以及計劃生育,國企商人還要抓好紀檢監察工作。如此,中國商人的主要精力,不能也無法全部放在生產經營方面,必須做到“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這就是中國特色。中國商人若想在商海漫游中少喝幾口水,那就請你認真想一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