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鞋服啟動“品牌”戰略 意欲突破行業困局
這幾天,位于晉江龍湖的遠大服裝織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遠大織造)上上下下,正在準備下周三召開的一場新聞發布會,宣告與某大學建立產學研基地的消息。“實際上,產學研基地的事情早就確定下來了。選擇現在發布,是因為我們要等待一個合適的機會。”遠大織造副總經理陳儀招表示。他口中“合適的機會”,指的正是該公司品牌戰略的“正式啟動”。
陳儀招告訴記者,眼下行業蕭條,而實施品牌戰略正是公司借以突破的轉型之路。除了遠大織造,還有不少紡織企業近來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品牌的道路,在此前,也有海天輕紡、鳳竹、勁霸經編等紡企“先行者”嘗試這條道路。有專家認為,在國內經營成本上升、國際貿易環境惡化的大背景下,本地紡企正以自己的方式,實現著產業升級的道路。
嘗試:遠大織造的轉型
在“品牌之都”晉江,大大小小的鞋服品牌隨處可見,但是對于生產紡織面料中間產品的遠大織造而言,塑造品牌是一件相當陌生的事情。“母公司三遠集團雖然每年也有些推廣費用,但大多用在集團整體形象或者房地產公司的宣傳上,紡織這一塊業務,幾乎沒有過系統的推廣。”遠大織造行政部主任紀進興告訴記者。
關于公司原來品牌推廣意識的薄弱,紀進興還對記者談起一件事:遠大織造幾年前曾是福建體操隊的贊助商,可贊助費出了不少,卻完全沒有進行宣傳,至今外界還對此知之甚少。這對近年來熱衷體育營銷的晉江鞋服品牌來說,或許是件不可思議的事情。
就是這樣一家之前幾乎與品牌營銷“絕緣”的紡織企業,現在向未知的品牌之路吹響了號角。“現在整體環境不好,訂單在縮減,市場上充斥的低品質產品又在價格上施加壓力,我們必須借助科技創新和品牌戰略,提升產品的附加值。”陳儀招談道,“這次產學研基地的新聞發布會,就是遠大織造品牌戰略的‘啟動工程’。”
與直接面向廣大消費者的鞋服產品不同,中間產品該如何打品牌?遠大織造著實花費了一番腦筋。在與策劃機構商量后,遠大織造決定將公司主打的“三遠牌”提花面料定位為“中國提花面料第一品牌”。
圍繞著提花面料第一品牌的戰略目標,遠大織造發生了一系列深刻的變化:該公司不斷加大提花面料的生產規模,縮減原來附加值較低的平紋面料產品的生產;與西安工程大學合作建立產學研基地,加強提花面料生產研發力量。陳儀招介紹,眼下,遠大織造已經成為福建省內擁有提花織機數量最多、技術力量最強的企業。“在國內,雖然有幾家提花面料企業規模比我們大,但是品質并不一定比我們強。”他談道。
此外,借助產學研基地的建立打響“頭炮”后,遠大織造還計劃通過國內外專業展會、與專業科研機構合作開展活動、在專業期刊刊登廣告等方式,向自己的目標客戶推廣“三遠牌”提花面料。“我們針對的客戶是服裝品牌企業,必須塑造自己的專業形象。”陳儀招表示。
同時,遠大織造的公司結構也將隨之產生變化。紀進興向記者介紹,盡管目前很多前期工作都交給策劃機構幫助完成,但是隨著配合品牌戰略的長期執行,今后公司也將籌劃成立專門的品牌、企劃部門。
風向標:
泉州紡織巨頭的品牌“突圍”
以與高等院校的合作為契機啟動品牌戰略,這在晉江紡織企業中其實已有先例。今年年初,勁霸經編有限公司就借著與江南大學建立合作的機會,打出了“勁派牌”經編面料的名號。
“紡織產品打品牌有這個行業的特殊性,政府的導向也已經非常明顯,不鼓勵盲目擴大生產規模。與鞋服品牌請明星代言不同,紡織企業要打出品牌,借助科技附加值的增加是一條可行的道路。”遠大織造此番動作的策劃人、石獅永業廣告有限公司的邱志魁向記者談道。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