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業:原材料成本上升成為未來主要挑戰
港資東莞利黃織造有限公司總經理謝德光表示,該公司生產的毛衣等產品99%出口美國,訂單以美元結算,而人民幣升值僅匯率一項,就讓公司一年損失500萬元(人民幣,下同),加上原材料及人工等公司成本上漲超過20%,他感慨,“許多企業都經營困難,以前我們公司周邊有許多紡織廠,但是現在倒閉的倒閉,搬遷的搬遷,就剩下我們一家了”。
據海關公布的統計數字顯示,今年前五個月,廣東紡織品服裝出口115.1億美元,同比下降15.7%,增速也大幅回落40.3%。業界指,目前紡織行業三分之二的企業利潤率僅有0.62%,如果政府不施以援手,這些企業將很快陷入絕境,約1500萬人的就業將受到威脅。
同時,珠三角的鞋類出口企業減少將近一半。自去年以來,在出口退稅下調和加工貿易政策調整、人民幣持續升值、勞動力成本快速上漲以及鞋業競爭日益激烈等因素的多重夾攻下,今年頭五個月,珠三角地區鞋類出口企業比去年同期銳減2331家至2428家,接近一半的出口企業今年已無出口業績。
此外,Global Sources昨日發布的“中國采購信息報告—工藝禮品”的結果顯示,76%的受訪工藝品供應商認為,人民幣升值及原材料成本上升成為他們未來數月面臨的主要挑戰,有92%的大中華地區工藝禮品供應商計劃在未來數月提高出口價格,當中75%的供應商計劃的加幅在1%至10%。
報告涵蓋產品類型包括桌面雕像、微型復制品、裝飾品及掛墻用品等。報告顯示受訪的工藝禮品供應商中,30%認為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是未來數月面臨的主要挑戰;26%指出是原材料成本上升;21%表示是設計抄襲及盜版問題;13%認為是價格競爭;10%認為是勞工成本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