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經濟數據今日公布 宏觀政策可能微調
今(17)日,國家統計局將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2008年上半年及6月份的CPI、PPI、GDP等敏感經濟數據。同時,本周中央經濟形勢分析會議也將召開,預計在這次會議上,決策層將對下半年宏觀調控的方向、重點、力度和節奏形成比較統一的意見。有專家表示,從已經公開的一些數據或預測來看,上半年經濟形勢不容樂觀,是否繼續貫徹從緊政策會后可能見分曉。
PPI或創新高打消放松緊縮預期
據媒體報道,6月份CPI可能降至7.1%,二季度GDP增速將放緩至10.2%,同時6月份PPI將升至創新高的8.8%。
回顧今年上半年,國內遭遇歷史罕見的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國際次貸危機也不斷蔓延和加深,國際油價不斷走高以及突如其來的地震災害,面對如此嚴峻復雜的形勢,盡管央行嚴格執行從緊的貨幣政策,國內的CPI數據仍頻創新高。
受春節和雪災等因素影響,今年1月份我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7.1%,創1997年以來月度新高。而2月份CPI上漲至8.7%再創11年來新高。隨著食品價格繼續維持漲勢,3月、4月的CPI數據繼續高位運行,分別上漲8.3%和8.5%。5月,受食品價格出現明顯回落的影響,CPI大幅下降至7.7%,不過PPI上漲8.2%創下3年新高,也增加了市場對于上游價格傳導至物價的擔心。
東方證券分析師歐陽山表示,從預測的數據來看,6月份GDP增長低于市場預期,更較一季度10.6%的增幅明顯放緩,令國內經濟滯脹風險進一步加劇,而市場普遍預計6月份PPI將升至8.8%再創新高,不僅使得之前市場預期的從緊貨幣政策放松的可能性再度落空,同時也增加了市場對上市公司下半年業績前景的擔憂。
減輕企業壓力專家呼吁微調
盡管日前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表示:“上半年我國經濟保持了平穩較快增長,雖然增速有所回落,但仍在正常區間。”但不少學者認為,當前主要面臨經濟下滑的風險,從緊的貨幣政策應該適當調整,防止經濟陷入“滯脹”。
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宋國青表示:“在通脹壓力仍未散去的經濟背景下,繼續堅持緊縮基調的宏觀調控政策是必要的。不過,具體的政策還要根據每月經濟數據的變化做適當的微調。”
據報道,對于政策調整呼聲高漲的外向型中小企業,尤其是勞動密集型行業,除了7月份國務院領導赴沿海調研之外,商務部、發改委等相關部委也作了密集調研。目前,下半年出臺政策和改變調控節奏和力度以減輕中小企業壓力的觀點,已經有了一些共識。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財政部研究數月的紡織業扶持政策最快可能在8月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