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縫制機械協會行業經濟形勢通報會舉行
- 2008年7月10日,中國縫制機械協會行業經濟形勢通報會在京舉行。來自《財經》、《21世紀經濟報道》、《中國財經報》、《經濟參考報》、《中國工業報》、《中國企業報》、《中國服飾報》、《求是—小康》等國內主要媒體參加了會議。中國縫制機械協會常務副理事長何燁就當前行業面臨的形勢和發展前景進行了介紹和分析。針對目前大家關注的一些行業熱點和焦點問題,與會記者紛紛提問,協會理事長田民裕進行了一一解答。
這是中國縫制機械協會首次舉行行業經濟形勢通報會。常務副理事長何燁向與會記者介紹說,自2007年下半年起,中國縫制機械行業在經歷了八年高速發展之后,行業發展開始減速下行。今年以來,行業經濟下降趨勢更為明顯,出口額七年來首次出現負增長。特別是5、6月份,企業銷售額均比去年同期大幅下降,利潤降幅更大,近1/3的企業出現虧損。目前,企業普遍面臨資金緊張、開工不足、產品積壓、市場不暢等問題,行業形勢非常嚴峻。加上近期行業中的龍頭骨干企業相繼出現一些問題,也引發了社會各界對行業發展的一些關注和擔擾。這是中國縫制機械協會召開此次行業經濟形勢通報會的原因。
何燁分析指出,當前縫制機械行業不景氣是多重因素疊加共同作用的結果:由美國次貸危機引起的世界經濟衰退,導致消費下降、需求萎縮;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持續上升、原材料價格不斷飛漲、出口退稅下調4個百分點、人工成本上升等因素,加劇了企業成本激增;我國為控制投資過熱、通貨膨脹而采取的從緊的貨幣政策及宏觀調控措施,使企業賴以高速發展的低成本優勢受到嚴峻挑戰;國內服裝產業調整加劇,大批中小服裝企業的關閉直接導致國產縫制機械市場的急劇萎縮;持續多年快速發展的行業對自身提出了周期性調整的要求,盲目擴張、結構失衡、核心競爭力不強等深層次矛盾需要行業把增長速度放下來,調整結構,切實轉變低成本、粗放型的增長方式;由于行業相對年輕,基礎相對薄弱,企業和企業家都還不夠成熟,對行業發展的信心有待增強。
她說,從行業供給看,中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也是最重要的縫制機械生產國,中國縫制機械工業的制造基礎、配套優勢、產品性價比、市場拓展能力和勞動力素質等各種綜合實力在未來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內,是無人可以替代的。從需求看,全球人口的快速增長和消費升級意味著紡織服裝服飾等下游產業的發展空間巨大,也意味著縫制機械市場的潛力巨大。越南、印度、巴西、墨西哥、巴基斯坦等世界服裝生產大國的服裝產業方興未艾,這些國家服裝生產所需的縫制設備主要來自中國。因此,中國縫制機械協會對行業的發展前景有充分的信心,縫制機械行業目前的低潮和困難是暫時的。
何燁表示,希望企業家們保持清醒、理智、冷靜的頭腦,正確認識企業所處的形勢,把當前的調整當作苦練內功、強身健體的大好時機,堅定信心,共度難關。她說,面對當前嚴峻的形勢,中國縫制機械協會將積極進行正確的分析和引導,樹立全行業堅定的信心,讓社會各界正確認識和理解行業,為行業發展創造有利的輿論環境。
協會理事長田民裕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指出,多年來,我國已經發展成為世界最大的縫制機械制造基地,同時也是世界最大的縫制機械市場。對當前的中國縫制機械行業來說,阻礙其發展的最大危機并不是各種不利因素導致的企業生產成本大幅上升、利潤下滑,整個行業的低成本優勢減弱,而是企業資金運轉困難,停止發展。他呼吁,縫制機械作為科技含量較高的機電一體化產品,需要全社會給予正確的認識和認可,對行業發展給予更大的關注和支持。
同時,田民裕指出,當前我國縫制機械行業在基礎應用技術、制造工藝、質量管理等方面,與國際先進水平還有一定的差距。要利用行業調整這一時機,轉變粗放型的發展模式和不合理的經濟結構,解決行業在此前的高速發展期顧及不到的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企業要加強戰略管理,把科技創新當作企業突破瓶頸的根本措施,練好內功,不斷進步。協會也將努力引導企業客觀、科學、充分認識行業發展的有利條件和積極因素,堅定信心,團結起來,共度難關,推動行業發展,在不久的將來迎來一個全新的發展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