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改三年人民幣升值趨緩
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連續三日下滑以迎接匯改三周年,昨日人民幣兌一美元中間價報6.8271,較上周五跌33個基點。按昨日中間價計算,匯改三年人民幣兌美元的升值幅度已超過21%。
二○○五年七月二十一日內地啟動人民幣匯率形成改革機制,不再盯住單一美元,而是參照一籃子貨幣,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三年以來,人民幣匯率總體呈現持續小步上揚態勢,但今年升值步伐加快,先后五十六次創新高,累計已上升近7%,超過了去年6.9%的的全年升幅。
出口行業明顯受壓
新華社網文章表示,三年來,中國匯率改革始終堅持主動性、可控性、漸進性原則,不斷推向深入,匯率改革調控成效正向著預期的目標邁進。其中,匯率對改善貿易失衡、促進產業升級、擴大內需方面的影響日漸顯現。與此同時,內地出口商品結構也得到優化,紡織、鞋類等勞動密集型產品以及能源性產品在出口產品中的占比下降,機電產品出口增勢良好。
一方面,在人民幣升值的背景下,服裝、鞋類等傳統出口行業受到的壓力尤為明顯,不免出現部分企業倒閉、退出市場,并引發行業內加速整合的情況。另一方面,國際投機熱錢加速流入內地的問題也引起了各界高度關注。不少專家呼吁當局重視人民幣持續升值的后遺癥及其對經濟正常發展的潛在沖擊,甚至建議人民幣不要再升值,而應逆向貶值。
而針對投機資金流入的風險,內地多個部委近期已著手行動,對貿易和直接投資等領域資金流向進行監督,共同封堵熱錢流入,并注重防范短期資本的突然撤出。包括本月十四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商務部、海關總署聯合實行出口收結匯聯網核查;發展改革委近日也發文,要求各地加強和規范對外商投資項目的管理。這兩項措施旨在對貿易和直接投資項目下的熱錢流入進行監督,從而防止外匯資金異常流入對我國經濟健康發展和國際收支平衡帶來潛在的風險。
短期仍維持升值基調
展望未來人民幣的政策走向,一般認為,匯率短期仍將維持升值的基調,但隨著國內外經濟環境的變化,市場對于人民幣匯率的預期難免產生變化,升值的步伐可望放緩。昨日人民幣中間價連續第三日下跌,市場相信與內地政府希望阻止人民幣在奧運會期間過快升值有關。交易員預期,本周的余下時間人民幣兌美元將在6.8000至6.8500元的范圍內波動。
昨日人民幣兌一美元中間價低于上周五的6.8238,報6.8271。有外資銀行駐上海的交易商指出,昨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被調低,可能是因為央行試圖在奧運會前夕保持現貨匯率穩定。另外,也有消息稱,中國第二季度經濟成長降溫,增加當局將政策由抑制通脹轉向促進經濟成長的壓力。昨日人民幣兌美元詢價交易收報6.8300,較上周五收市的6.8169走貶0.19%,全天波動區間6.8341至6.8225。外匯交易中心人民幣兌美元收報6.8275,亦較上周五的6.8204走低71個基點,全天波動區間6.8318至6.8248。離岸市場,一年期美元/人民幣無本金交割遠期報人民幣6.4230/6.42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