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躍之困 行業之捆
遭遇資金鏈困境的企業絕非飛躍一家,飛躍的生死也不僅僅關系到這家企業本身。從飛躍的困境可以看到中國制造業捆綁式發展的現狀。環境好時捆綁上天堂;環境惡化,捆綁下地獄。
“飛躍不是倒閉了嗎?” 一位出租車司機聽到記者打聽飛躍,脫口而出。來到臺州,這是記者聽到的第一句話。另一位出租車司機說道:“去飛躍?最近一個月我凈往那兒拉人了,都是來要債的。”
然而當記者站在中國飛躍集團占地兩平方公里、干凈而漂亮的廠區前,卻發現既沒有成堆的債主,也沒有想象里蕭條破敗的景象。這家年產量達500多萬臺的縫紉機制造商,是國內縫制設備的龍頭企業,其創始人邱繼寶曾被國家領導人稱之為“國寶”。
見到從北京來到飛躍直接采訪的記者,飛躍集團董事長助理陳國強顯得既驚訝又頭疼:“半個多月以來我們被各種道聽途說的猜測包圍著,你們是第一家走進這個大門的外地媒體。”
飛躍到底怎么了?雖然陳國強一直力圖用不夠充足的證據證明此前種種報道和傳言都是憑空杜撰,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飛躍的困境在業內并非個案——在生產成本上升和銀根緊縮的沖擊下,縫制設備行業,乃至更多的制造企業遭遇資金鏈困境,只不過,“名聲在外”使飛躍成了一個特殊的代表。
臺州企業一直喜歡自稱“新‘臺商’”,而眼下企業面臨升級,資金大幅減少,飛越之困讓更多的“新臺商”乃至全體浙商開始思索調整企業發展策略,經過了幾輪沸沸揚揚的炒作之后,為熱鬧而來的看客早已離場,留下來關注飛躍的人更多的是希望看到在這樣的形勢下如何解困。
眾說紛紜
“我們沒有申請破產。”陳國強面對記者的疑惑斬釘截鐵地說。“也沒有停工、大幅裁員,說政府接管飛躍賬目更是不合規矩。停掉低附加值生產線,改換成高附加值生產線,這個過程會出現一段時間的待工也屬于正常,而政府只是做了與媒體、銀行的協調工作。”
陳國強主動提到最近頻頻曝出的“飛躍倒閉傳聞”,不滿地表示“質疑某些媒體的權威性”,但面對記者反復提出的想面訪飛躍董事長邱繼寶的要求,陳國強說“邱總最近不見任何媒體”。
飛躍的困難,被陳國強定義為“在困難時期遇到的暫時困難”,而飛躍自身已經開始進行種種調整。“飛躍現在的資產負債率是50%”,就現金流之困一說,陳國強認為僅憑飛躍過百億的品牌價值,就能輕而易舉擺脫。而已經開展的“瘦身計劃”預計可得到10億左右的現金流,“完全可以渡過難關”。
關于“瘦身計劃”,陳國強解釋說,被割去的“肉”也不是之前報道中所指的“圈地”,而只是整合工廠后空出來的土地和飛躍在本地、外地參股的一些酒店等非主營業務資產。
如果飛躍真的如傳聞一般“將死”,那么遍布椒江區下陳街道的配件供應商又該何去何從?
聽到有人打聽飛躍,一家縫紉機廠的工人脫口而出:“他們不是倒閉了嗎?”但追問之下,他又表示不了解詳情。一名年紀稍大的工人補充說:“今年整個行業都不太好。”與飛躍廠區相隔不遠處,一家供應配件的小工廠已經倒閉。看門人告訴記者,這家廠以前為多家縫紉機廠供貨,其中包括飛躍。20天前這里的人都走光了,“今年不景氣沒什么訂單,欠債多就倒閉了”。
馬路對面另一家工廠的老板告訴記者,他們目前還在繼續與飛躍合作,和以前沒有什么變化。看到記者不是來談生意的,老板有些掃興不愿再多說。而另外兩家飛躍供貨商都說與飛躍的合作沒有中斷,并表示賒賬欠款行為是“行業慣例”,能還上錢就會合作。
當地另外兩家較大的縫紉機生產商“寶石縫紉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寶石)”和“杰克控股集團(以下簡稱為杰克)”對飛躍的近況都沒有多做評價,他們一致公認飛躍是臺州縫紉機行業的“老大哥”,邱繼寶更是值得尊敬的企業家。他們面臨同樣的環境,也異口同聲說著這樣的困難是正常的、可以跨越的。
火辣辣的太陽灼烤著七月初的臺州,而外界對飛躍之困的關注仿如伏天中的寒流,橫掃臺州縫紉機行業。太多的矛盾或許正揭示,飛躍問題的本質,遠遠超過某些媒體之前的報道。
僅僅因為我們是飛躍
飛躍究竟面臨著怎樣的資金問題,以至在短時間被各大媒體“圍追堵截”,甚至連門口的保安也多了幾分警惕性,對來訪人進廠后的行動以及家常式聊天都充滿了“懷疑”。
去年末以來全球經濟滑坡、人民幣加速升值、企業各項成本上升,銀根緊縮,很多企業在短短幾個月內利潤急劇下滑。
一項公開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臺州縫制設備總產量為101.56萬臺,比去年同期下降15.3%,產值和效益也出現明顯下滑。此外,浙江省臺州市外經貿局數據顯示,今年1~4月飛躍集團出口總額為1848萬美元,較去年同期的3300萬美元大幅下跌44%,僅相當于其2007年全年出口的五分之一。
在宏觀調控和外部環境壓力下,制造業受到沖擊,縫紉機行業自然也不例外,雖然在整個制造業中,縫紉機行業并不是個“狠角色”。寶石的品牌推廣負責人陳紅梅坦率地對記者說:“如果不是因為飛躍的品牌效應,縫紉機行業怎么會吸引媒體這么多目光?”
陳國強認為,下游紡織行業的萎縮直接導致了飛躍產品的銷量大跌:今年1~5月份產銷量同比下降了30%。寶石和杰克也承認今年的情形不佳,一家規模較大的縫紉機零配件供貨商更是對記者感嘆今年的訂單只有去年的1/3,飛躍正是作為行業“排頭兵”,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之上。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