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業內有價格90%話語權 越劍研發加彈機嘗到甜頭
他們生產的加彈機在全國市場中占有率排名第一、他們的產品在行業內有90%的價格話語權……從2000年開始主攻高速加彈機的浙江越劍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正嘗著自主研發帶來的甜頭:即使是在目前紡織行業普遍不景氣的大環境下,他們的2個生產車間,還是每天100%運轉著。
加彈機可以將滌綸、錦綸等無捻原絲,通過加捻器變形加工成具有高彈、中彈、低彈性能的彈力絲,若配以網絡部件,還可以加工網絡絲。加彈機是高檔面料生產中一個不可缺少的中間環節的工藝器械。
“2000年開始,我們每年都要投入2000多萬元研發高速加彈機,不斷進行品牌和產品的自主創新是我們活下來的法寶。”浙江越劍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志祥清楚地記得,在2000年到2003年之間,在國內,和他一樣生產售價100萬元以下加彈機的企業足足有40多家,但幾經淘汰,現在只剩下越劍一家。
“跌跌撞撞”闖進加彈機行業
2000年之前,孫志祥都一心一意地做著紡織織機的生意。直到2000年,在一次外出考察中,孫志祥知道江蘇一家紡織機械企業開發了加彈機,生意好得不行,“當時都叫‘印鈔機’。”孫志祥開始動心了,回來之后就試著仿制他們的機器。
不多久,孫志祥就將仿制出來的10多臺加彈機,以低于江蘇廠家5%的價格賣給了慈溪一家紡織企業??墒欠轮破樊吘故欠轮破?,沒有掌握真正的技術,孫志祥仿制的加彈機在使用當中頻頻出現問題,買家一次次地找上門來,還索要20多萬的損失費。
有了這次的教訓,孫志祥馬上停下了仿制品的生產。可是孫志祥卻一直心有不甘。
2002年,蕭山幾位老板幾次表示愿意出錢,讓孫志祥改進他的“仿制品”。于是,孫志祥開始改進自己的產品,改了試,試了又改,終于基本達到了使用的標準。
“靠挖墻角”做自己的加彈機
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局部改進,并不能使孫志祥的加彈機立于不敗之地。孫志祥開始意識到,要想在市場上站住腳跟,必須有自己的技術,有自己的品牌,而這都需要一流的技術人才。
2003年,孫志祥無意中得到消息,江蘇那家自己仿制了好幾年的企業里,有一名技術科科長,因為反應技術問題卻得不到領導重視,萌生去意。于是,孫志祥馬上找到這位技術科長,并開出了比江蘇企業高得多的待遇:“原來的企業一年給4萬,我給8萬,還一次性給你10萬元的保證金,只要你5年之內不離開,就給你!”
說起當年這次“挖墻腳”的故事,孫志祥還是面露得意:“我上午開車去把錢給他,下午人就到我廠里來了。”
同時,孫志祥還從當時一家德國獨資企業里面,挖了一名檢驗科長。就這樣,孫志祥研發加彈機有了左膀右臂,自主產品的研發突飛猛進。此后先后開發了YJ1000型、950型、800型等系列高速加彈機,特別是YJ1000型還填補了省內空白,在國內外有較高的知名度?,F在,越劍自主新研發的YJ950型,YJ800BS系列高速加彈機,還將填補國內空白。
多管齊下應對行業不景氣
由于原材料價格上漲、勞動力成本上升、人民幣升值壓力等的影響,浙江省內外的眾多紡織企業正經受著行業不景氣帶來的煎熬。
孫志祥的越劍也不例外。“原來每年要生產100臺加彈機,今年就生產40臺。”孫志祥很清楚地記得,去年這個時候,由于訂單多,很多買主排隊等著要貨,車間里300多名工人加班加點,“上午6點鐘一直加班到晚上10點多,收入高的工人,每個月能賺到6000元左右。”孫志祥說,現在境況大不如前,工人們每天7點上班,上足8小時就行,基本不用加班,當然工人的收入也少了很多,基本是去年同期的一半。“但起碼兩個車間都正常運轉,100%開工。”這,讓孫志祥或多或少覺得欣慰。
面對一系列的壓力和影響,孫志祥多管齊下,削減外部環境對自己的影響。“材料漲價10元,我產品就漲價2元。”孫志祥說,現在售價50萬元的加彈機原材料就漲了30%,但由于越劍在業內有價格話語權,幅度不大的提價,還是能實現的。
除了提價,越劍還不斷提高生產管理,減少產品報廢率,提升產品質量。另外,開發新產品也是越劍躲避各種影響的招數之一。
多雨的天空總會過去。目前,孫志祥正積極做著越劍上市的工作,現在已經進入調查歷史情況的階段了,“就是要進一步把越劍做大做強,大環境不理想,總會過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