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毯 裝飾世界的貴族和收藏界的藝術品
地毯不僅是裝飾世界的貴族,感性地說更是一種體現個人品位的藝術品。每一副高雅名貴的地毯都凝結著地毯工藝師們的神思。它將時尚高雅前衛經典集于一身,在小小的空間內充分顯示主人的靈感和創意,現已成為收藏界的新貴族。
如果你對地毯收藏忍不住心動的話,就趕快行動吧。不過,需要提醒你的是,一定要先對地毯的工藝、風格、流派等有所了解,知道什么地毯值得收藏,什么地毯沒有收藏價值。因為地毯的價格不菲,防止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做到有的放矢。
追根溯源
地毯的使用可以追溯到 3000 年以前的中東巴比倫王國、蘇美爾王國和亞述王國。在中國,生產和使用地毯則起源于西部少數民族地區的游牧部落,早在 2000 多年以前的西漢時期,隨著佛教的傳入,西藏人民用牛毛、羊毛制成拜佛墊,后來就制作成毯子使用,從而形成了我國萌芽狀態的地毯業。唐宋時期,其制作方法逐漸傳到內地,編織技術也逐步改進提高,但是由于當時地毯僅供朝廷皇親、官僚貴族受用,且全部是手工制作,生產發展很緩慢。直到 20 世紀 80 年代中期以后,隨著改革開放,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地毯,這一古老的藝術品才被人們逐漸熟悉起來,地毯的收藏才開始有了發展。
就目前世界各地生產的地毯來看,總體可分為兩大類:以機器織造為主的現代地毯和純手工織造的古董地毯。手工地毯根據工藝等的不同可分為純羊毛膠背地毯、男工地毯、波絲地毯、皇宮地毯、真絲地毯和仿絲地毯等;根據密度不同又分為 90 道、 120 道、 160 道、 200 道、 300 道、 400 道等。道數越高,工藝價值越高,檔次也越高,收藏價值就越高。所以在地毯的收藏里,一般所說的都是純手工地毯。
現代品價值不高
機器織造的現代地毯其特點是:多以丙綸、晴綸等化纖原料織成。現代地毯主要分為純毛地毯、混紡地毯、化纖地毯三大類。現代地毯分機織地毯和機織塊毯。機織地毯分為:一、滿鋪地毯(一般為 4 米 X25 米),可隨意裁剪,多用于房間滿鋪及走廊、樓梯等的鋪設。二、塊毯,特點是輕便、色澤鮮艷、圖案多變、價格低廉、易清洗。機器織造的現代地毯,毯面色澤采用化學染料制成,毯子較薄,其收藏價值不高。
古董 地毯貴族
古董地毯主要作為收藏品被收藏家們所關注。古董地毯做工精細、色彩艷麗,不含任何非自然成分的染色和做工,完全是天然的原材料和純手工的傳統技藝,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是現代地毯所不能比擬的。單從純天然的毛料、手紡線和純植物、礦石中提取的原料,就足以說明古董地毯的收藏價值所在,也決定了古董地毯的巨大升值空間。
天然毛料。古時地毯織造較多采用的是純羊毛,由于冬天寒冷,環境沒有任何工業帶來的污染,羊兒在廣闊的草原上奔跑,吃的是各種野草,喝的是沒有污染的水 , 羊的身體強壯,使得其毛質十分溫暖柔軟且有彈性。現代的羊喂的是經過改良以后的食物,主要是為了盡可能提高羊的生長速度,更多地獲取羊絨、毛呢、羊皮及羊肉。而經過提取羊絨后剩下的羊毛,經過化工漂洗加工后,再按不同的質量等級分成織毛衣用的毛線和專做地毯的毛線(做地毯的毛線質量次于織毛衣用的毛線)。而過去的人們所用的是直接從羊身上剪下的羊毛 , 沒有經過任何的篩選直接紡線,編織地毯。所以現在地毯的羊毛質量已經無法與古董地毯的羊毛質量相比了。有的地區也會用一些其他的毛料。如牦牛毛、牛毛和駱駝毛等。但不管取自何種動物身上的毛料,都是 100% 的純度。
手紡線。 130 多年前,沒有機器紡線,是我國農村手工業的發達時期。手工藝人們用自己制造的簡單工具紡制棉毛線。雖然沒有機器生產的棉毛線省時快捷,也沒有機器生產的棉毛線規矩,但卻有機器不可替代的功效。他們可以將機器不能紡的細短的部分羊絨紡成線,不僅耐用、結實、有韌性,而且還漂亮。
染色。古時地毯染色只能依靠天然染色。染羊毛的顏色主要依靠植物色,少部分是從礦物中提取的,而這些植物染色中部分染料是名貴的中草藥材,染出的顏色純潔艷麗,色澤柔和,沒有刺眼的光色。而其最大的優點是不傷毛質,可以說是經久耐用,越用越漂亮。顯出了其更柔和的美,色彩更別具風味。
簡易藏識
高檔地毯也稱軟黃金,是有極大收藏價值的工藝品。但收藏地毯是件不容易的事,要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和門類科學,才能鑒別什么是好地毯。
地域。不同的地域決定了地毯的質地和品相的差異。如新疆的和闐地毯,毛質松軟,有油性,彈力好,而張北一帶的地毯毛質就遜色一些,毛質發干,死性,硬度高。波斯地毯選用羊毛和蠶絲作原料,手工編織,結構嚴密,堅固挺實,富有彈性,透氣性好,紋路細膩,圖案清晰,做工講究。
圖案。地毯的圖案很有講究,有各種傳統的圖案及自然景觀,如花、鳥、福、壽、龍等 , 松鶴圖代表延年益壽,牡丹花象征富貴滿堂。大部分是借鑒古時瓷器、木器及建筑風格,博采眾長,相互借用又別具一格。我國的純羊毛手工地毯從圖案上分有 “ 西藏花樣 ” 、 “ 新疆花樣 ” 、 “ 京彩花樣 ” 等多種風格,其毯面的花卉、景物猶如浮雕,毯面光亮,色澤鮮艷,凝結了中國古老文化的精髓。國外主要有 “ 波斯花樣 ” 、 “ 土耳其花樣 ” 、 “ 蒙古花樣 ” 等,其圖案兼 “ 美術式 ” 、 “ 彩花式 ” 于一體,典雅、夸張、浪漫。
產地。識別地毯的產地重點從顏色上加以確認,如西藏地毯的顏色比較鮮艷,極具民族特色,但采用的是一道緯編織,較粗糙;新疆地毯由于水土關系,線的染色好,用三道緯編織,比較細密;北京地毯則古香古色,二道緯編織,藍顏色居多;蒙古地毯圖案活靈活現,生動有力度;土耳其地毯顏色艷麗,久不褪色,立體感強,每款異樣。
毛料。最名貴的要數牦牛尾的毛織刻絲地毯,精細、耐磨,織起來繼緯不斷經,此類地毯可謂地毯家族中的精品,手感滑潤,腳踩上去有反彈感,幾乎感覺不到一點粗糙的摩擦感。其次是以入秋的綿羊毛編織的地毯,其天然含量高,不褪色、有彈性、腳感好,手觸毯面柔軟爽滑,冬暖夏涼,持久耐用。
很難說收藏家是先根據地毯的材質還是地毯的制作,或是地毯的圖案制定他的收藏標準,但這幾方面都是收藏地毯不可或缺的。好的材質諸如純毛地毯,好的制作諸如手工編織,好的圖案諸如絕妙設計等都是一個最上乘地毯的必要條件,也是收藏家眼里最珍貴的藏品,它的藝術價值是無可限量的。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