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稱次貸危機加大中國股市波動
本報訊 (記者王劉芳)在次貸危機爆發一年后,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昨天發布報告稱,次貸危機對中國經濟將產生非常顯著的影響。雖然中國金融機構持有美國次貸金融產品規模有限,但次貸危機的間接影響不容忽視。
社科院經濟所在《次貸危機爆發一周年盤點》報告中稱,這一發生在大洋彼岸的金融危機將對我國經濟產生三大影響。首先,次貸危機造成美國進口需求下降,以及美國政府應對危機而導致的美元大幅貶值,嚴重惡化了中國出口行業的外部環境。事實上,今年上半年我國貿易順差不但沒有延續2007年的強勁增長態勢,絕對額也有所下降。其次,由于美聯儲進入了降息周期,而中國央行在通脹壓力下不得不實施從緊貨幣政策,加劇了人民幣相對于美元的升值預期,吸引了大量的國際短期資本流入中國套利,一方面造成外匯儲備迅猛增長,強化了人民幣升值預期;另一方面加劇了國內流動性泛濫的局面,推動通脹率和資產價格上升,給宏觀調控帶來更大壓力。再次,次貸危機的爆發改變了全球投資者的風險偏好,推動了全球范圍內的金融產品價值重估,增加了金融市場的波動性,這也是造成目前中國股市與房地產市場波動性加大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