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設計在服裝設計中的應用
- “綠色設計”是歐美國家九十年代初提出的一種設計口號,它從環境保護出發, 旨在通過設計創造一種無污染,有利于人體健康的生態環境。其設計思想源于人們對:廠現代科學技術及文化所引起的環境及生態破壞的反思,體現了設計師的道德和社會責任心的回歸。
現代科技的—飛速發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模式和價值觀念,促進了人類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但同時也加速了資源、能源的消耗,并對地球的生態環境產生了巨大的破壞。溫室效應,綠色植被的破壞、野生物種的瀕臨滅絕、水:卜污染等等無一不是高度發展的工業化社會給人類帶來的惡果,特別是現代設計的過度商業化使設計成了鼓勵人們無節制消費的重要介質。在二十世紀末人類突然意識到“毀滅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就是毀滅人類自己”。環境保護受到各國政府的日益重視,保護環境、同歸自然,崇尚簡潔的意識逐漸成為人們的共識,并成了…—股世界性潮流,“綠色設計”也就應運而生。
“綠色設計”的設計理念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1)可持續發展的設計思想;(2)環保意識;(3)自然主義。它著眼于人與自然的生態平衡關系。在設計過程的每一個決策中,都充分考慮到環境效益,盡量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其核心是“3R’即Reduce、Reuse、Recycle。不僅要盡量減少物質和能源的消耗,而且要使產品及零部件能夠方便地分類, 回收并再生循環或重新利用。
綠色設計刁<僅僅是一種技術層面亡的考慮,更重要的是一種觀念上的變革,它要求設計師放棄那種過分強調產品外觀設計上標新立異的做法,而將重點放在真正意義上的創新上面,以—種更為負責的方法去創造產品的形態,用更簡潔,持久的造型使產品盡可能地延長其使用壽命。
服裝設計中“綠色設計”的應用。
近幾年,“綠色設計”方興未艾。在服裝設計領域中,“綠色設計”主要有以下三種表現形式。
1、簡約主議
八十年代的西方,是一個大量消費的年代,服裝設計領域,“巴洛克”、“羅可可”復古之風勁吹,這是一種“極大主義”的過度消費奢習,而綠色設計則注重保持生態環境,珍視自然資源,服裝設計重“質”而不重“量”,重機能性而不重裝飾性,追求以最低限度的素材來發揮最大的效益,反對鋪張浪費,強調節久和廢物的再利用。這一傾向具體表現為:(1)“貧窮主義”設計。未完成狀態的半成品大量在設計中出現。日本設計師川久保玲,英國設計師維維安·韋斯特吾德的作品中都出現了這種設計傾向。(2)廢棄物、舊物在設計中被再利用。舊貨市場及舊衣柜里的舊物被巧妙地用在設計上。六十年代的嬉皮文化和七十年代的“蓬克”裝束卷土重來。(3)仿毛皮及動物紋樣面料流行。因許多國家禁止捕殺野生動物,天然裘皮急劇減少,而且出現了拒穿真皮、真裘的傾向,因此各種仿毛皮及印有動物紋樣面料很受歡迎。
2、環保主義
環保主義設計主要體現在新素材的開發上。九十年代是一個“素材的年代”,人類不僅注重資源,而且在新素材的開發方面取得了許多突破性進展,英國Couktaulds公司開發出名為Tencel的新型纖維素纖維,由于該纖維在制造過程中無污染,因此被稱為“綠色纖維”,“環保纖維”。美國利用生物遺傳技術,培育出彩色生態棉。它在生產加工過程中不用染色,實現了紡紗、織布和成衣全過程的零污染,彩棉纖維亦被稱為“綠色纖維”。同時,國際上各種新材料不斷涌現,生態羊毛、再生玻璃,碳纖織物以及酒椰纖維、黃麻、龍舌蘭、菠蘿纖維等植物纖維都被用于服裝上,連平時不為注意的蒲公英也被派上用場,取代羽絨作填充物。另外,在染色過程中,采用有機染色法,用天然色素對織物進行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