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鞋服品牌奧運大戰硝煙已起
作為世界兩大頂級運動品牌——耐克和阿迪達斯,今年的競爭將不再集中于奧運五環和五星紅旗的設計之上。他們將更多的目光放在了如何將自己的商標印在北京奧運會的相關用品上。
如果說這次奧運會對中國會產生什么持久的影響,有一件事可以肯定的是,奧運會將有助于兩個西方運動品牌巨頭賣掉很多鞋和服裝。耐克和阿迪達斯在奧運會上的競爭只是一種形式,以幫助建立和加強與中國消費者與品牌之間的感情聯系。因此,在今后十年中建立和控制中國快速增長的體育用品市場,是一個潛在價值數千億人民幣的巨大商機。
耐克公司是一家美國公司,而阿迪達斯的總部設在德國。但他們都不約而同的告訴每日電訊報,中國是其在美國以外其最重要的市場,銷售額約為67.5億元人民幣一年。阿迪達斯在中國有大約4000家專賣店,包括一個在北京的新的一萬多平方米的旗艦店,而耐克公司也有類似的店鋪數目。在今后幾年,這些數字可能會增加幾倍——中國的人口約有1 3億,這意味著有26億只腳等著耐克和阿迪達斯去競爭。
有意思的是,這兩家公司都聲稱奧運會將使自己公司成為中國第一品牌。阿迪達斯的一位官員說:“北京奧運會將作為一個平臺,讓阿迪達斯成為中國的領導品牌。”,而耐克公司發言人卻說:“我們是今日中國的No.1品牌。”。而事實上,耐克和阿迪達斯顯然不可能雙雙成為百貨商店的銷售冠軍。
因此,他們采取了不同的策略來進行奧運營銷。阿迪達斯花了約67500萬人民幣,成為了北京奧運的正式官方贊助商(an official sponsor),同時也把阿迪達斯的商標延印到了10萬名奧運會的志愿者、技術官員等工作人員的衣服上。阿迪達斯也贊助了好幾個國家奧林匹克協會,包括中國和英國,以及個別明星運動員身上,但大部份的宣傳預算,被用于北京奧運的官方贊助。
另一方面,耐克營銷策略則都集中在贊助世界頂級運動員身上。男子110米欄衛冕冠軍劉翔——這個腿都被以數千萬人民幣保險的中國運動員,將不只是為了民族自豪感而奔跑——他還將為耐克的金鉤商標而奔跑。
“在北京,像劉翔這樣的運動員給了我們一個巨大的機會,營造勢頭,并加強我們的品牌在中國市場上的影響力”,耐克公司發言人說:“耐克這個名字的意思就是:希臘女神的勝利。”
如果劉翔奪得冠軍,他將迅速換上別的服裝。因為阿迪達斯贊助中國奧委會。按大會要求,所有的獎牌獲得者都將穿阿迪達斯的衣服去領獎,即便是運動員們穿著耐克背心,短褲和鞋。
因此,耐克和阿迪達斯之間的競爭將更加激烈。阿迪達斯的官方地位,意味著他們在北京將有更大的廣告商機。而耐克面對的困難,則是在奧運會期間的有限空間和限制性條件里,他們在何處有效宣傳。但是,耐克堅持認為,北京奧運就好比一次品牌的宣言。阿迪達斯則回應說:“競爭的概念,是關于民族凝聚力和如何展示對整個中華民族的支持以及他們的運動員和奧運會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