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德紡企期待退稅轉機
出口退稅上調暫緩順德紡織出口企業壓力,突圍仍需靠繼續創新
“出口退稅率的提高,可以減輕企業因成本上升帶來的壓力,但不會作用到市場需求方面。目前,國際市場需求下降,這對紡織行業出口影響相當大。”
——順德富藝服裝負責人徐景鴻
傳聞已久的紡織品出口退稅上調消息終于成真。日前,國家財政部與稅務總局下發通知,宣布自8月1日開始,部分紡織品、服裝的出口退稅率由11%提高到13%。順德紡織行業對這次調整普遍表示歡迎,企業期待著能以此緩解當前遇到的經營困境,也期待著所在的行業能早日突圍。
[背景]
出口退稅3年來首次回調
“中國先后3次下調甚至取消部分商品出口退稅率,以服裝的出口退稅為例,從最初的17%下調到15%,再到13%,到11%,我們的利潤空間越來越小。”廣東省順德輕工業品進出口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莫炳良告訴記者。這次將是中國自2006年推出下調企業出口退稅率外貿政策以來的首次回調。
《通知》規定,自2008年8月1日起,部分紡織品、服裝的出口退稅率由11%提高到13%;部分竹制品的出口退稅率提高到11%。同時,取消紅松子仁、部分農藥產品、部分有機胂產品、紫杉醇及其制品、松香、白銀、零號鋅、部分涂料產品、部分電池產品、碳素陽極的出口退稅。具體執行時間,以“出口貨物報關單(出口退稅專用)”海關注明的出口日期為準。
對涉及取消出口退稅的商品,凡企業在2008年8月1日之前已經簽定出口合同且價格不能更改的,出口企業可在2008年8月15日之前持合同文本到當地主管出口退稅的稅務機關登記備案。經備案的出口合同,凡在2009年1月1日之前報關出口的,準予按調整前的退稅率執行。逾期未能備案的以及2008年12月31日以后報關出口的,一律按調整后的出口退稅率執行。
[現狀]
紡織利潤萎縮到3%~5%
在采訪中,很多紡織企業都流露出了興奮之情,正在密切關注政策調整情況的莫炳良,已經在考慮企業新的經營戰略。
據業內人士介紹,在2007年下調出口退稅率之前,紡織業的出口退稅率為13%,退稅率調整到11%之后,紡織業的平均利潤也相應萎縮到3%~5%左右。
順德富藝服裝負責人徐景鴻告訴記者,最近幾年日子越來越難過,人力成本大增、人民幣升值也使他們的成本增加,再加上出口退稅的壓力,利潤已經很有限了。“要想轉化成本壓力,對客人提高價格,生意很有可能泡湯。”徐景鴻說。
“出口退稅提高,企業的成本壓力就相對小些,我們可以喘口氣了。”均安某牛仔服裝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因為成本、稅收等各項壓力,企業在第103屆廣交會上就提高了部分服裝的出口報價,這讓不少國外客戶很難接受,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出口。
[處境]
紡織企業“越冬”仍存在難題
不過,對于當前經營步履蹣跚的紡織行業來說,在欣喜之余,仍將面臨人民幣升值、原材料上漲、勞動力價格提高等因素的考驗。
“出口退稅率的提高,可以減輕企業因成本上升帶來的壓力,但不會作用到市場需求方面,目前,國際市場需求下降,這對紡織行業出口影響相當大。”順德富藝服裝負責人徐景鴻告訴記者。他認為,政府選擇在這個時候出臺政策,肯定是因為看到今年以來紡織品、服裝的出口增速大幅下降。
另外,也有業內人士分析,人民幣升值也是影響出口的一個重要因素;在通脹的環境下,各項成本、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是影響因素;此外,這個行業里中小企業比較多,今年以來銀根緊縮,使得中小企業的財務成本大幅上升,也給整個行業帶來很大的壓力。
“目前一些紡織企業的問題,主要是由于產業層次不高,導致原料價格與工業品出廠價格漲差擴大,直接的結果是企業利潤減少,加上融資緊張,從而導致企業的‘越冬’能力減弱,影響到企業的調節能力和持續發展。”廣東省順德輕工業品進出口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莫炳良分析說。
[出路]
順企以創新尋求突圍新途徑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會長杜鈺洲曾經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順德紡織品企業可以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來考慮下一步的發展道路,要直面挑戰,加快產業結構轉型,提高科技和品牌貢獻率。
順德經貿局外貿部門負責人也表示,從全局和長遠看,此次政策調整將有利于促進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符合順德紡織行業的長遠利益。隨著國家各項調控措施的逐步落實到位,將刺激更多的資金向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環保節能的行業集聚,從而帶動順德產業結構、出口商品結構的調整。
因此,這位負責人建議,紡織企業在進一步優化出口產品結構,同時加快新產品的開發研制,充分利用國家支持出口的優惠政策,提高產品的核心競爭力與附加值,以爭取最大限度地規避出口不利因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