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稅調升透露經濟結構調整動向
上周五,紡織服裝出口退稅率調整政策如期出臺。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7月31日下發通知宣布,自2008年8月1日起,將部分紡織品、服裝的出口退稅率由11%提高到13%。
據測算,以2007年紡織服裝出口額為依據,以年出口增長10%計,這兩個點的微調將使行業利潤總額增加26億美元,按照目前的匯率水平折算,企業利潤將增加176.9億人民幣。有業內人士估算,此舉將為該行業上市公司整體提升10%的利潤空間。兩市紡織服裝類股票在8月1日應聲而漲,板塊指數上漲近3%。
雖然這一數字不能對整個行業產生實質性影響,但對部分紡織服裝行業公司無疑如同救命稻草。同時,這次財稅政策調整有保有壓的區別性也為行業內部調整創造了條件,贏得了喘息的時間。
有關專家指出,當前,我國紡織品出口行業被動局面仍然存在,產品質量較低、競爭無序過分激烈、企業盲目“跑量”等眾多老問題依舊,生產能力落后,產品結構不盡合理,出口商品附加值亟待提升。雖然這種局面不會在短時間內扭轉,也不可能因為這一政策出現根本性改變,尤其是還要面對前所未有的嚴峻的外部國際形勢,但是,兩個點的出口退稅率提升會使紡織企業降低出口成本、增加盈利空間的效果立竿見影,即使是一些落后的盈利水平低下的企業也會有松一口氣的感覺。而更重要的是,國內紡織行業應抓住這一時機,化壓力為動力,大力推進自主創新,充分挖掘內部潛力,提升產品附加值,提高國際競爭力,加快轉變行業發展模式。
正如商務部部長陳德銘說,紡織服裝業出口退稅率的提高表明中國依然支持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現在是勞動密集型出口企業調整產品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好時機。
與此同時,我們也注意到,近期,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出現了明顯的停頓。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31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8388,較前一交易日的6.8351走低37個基點。至此,人民幣7月份累計升值0.30%,較6月升速顯著下降。分析人士預測,下半年直到明年,人民幣升值幅度將減慢。這從另一層面上為紡織行業的調整創造了有利的外部條件。
如果我們把紡織行業的情況看作一個受內外擠壓的經濟體的縮影,大而化之來看,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時代,中國經濟在與國際接軌的進程中不可能獨善其身,世界經濟的陣痛期,從負面看不可避免地拖動新興經濟體快速發展的后腿,但也正是這個因素,為我國經濟結構調整提供了最佳時機。在這個時期,政府有更多的回旋空間和時間加強基礎制度建設,用相對較低的經濟成本調整市場結構,提高自身經濟免疫力和國際競爭力,為度過嚴冬做好更充分的準備。
因此,從近一段時間的調控政策可以看出,從資源價格改革到出口退稅調整,從基礎制度建設到產業政策扶植,一步步提高企業盈利能力的、有實質性措施的財稅政策正不斷發力,而后續適時微調的貨幣政策和各項產業調整政策更加值得我們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