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服裝需求不振 機械市場低迷
雖說正是盛夏時節,但國際紡織服裝需求不振、市場低迷的冷風,正頻頻吹向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行的中國國際紡織機械展覽會。昨天,不少中外參展商對記者抱怨,生意如此難做,已經多年沒有碰到過。
連鎖反應顯現
日阪(上海)商貿公司偌大展位上,陳列著一臺產自日本的染色機。不過,前來參觀洽談的專業觀眾很少。參展的俞女士直言,紡機展開幕3天來,觀眾不多,而真正的客戶就更少了。她說,日阪的染色機質量相當好,中國企業也需要。但當下人民幣升值、國際市場需求萎縮,中國國內紡織企業日子普遍難過,還談什么進口先進設備。再說,日阪公司的染色機售價比中國的同類產品高出一截,在現在這種形勢下,企業購買設備當然要精打細算。南通市天元橫機公司展位上,這家公司自主研發的TY-H高性能電腦橫編針織機正全速運轉。但一旁的參展人員卻高興不起來。一位不愿披露姓名的技術人員說,國內不少企業出口困難,弄得我們也日子不好過。今年上半年,我們公司接單量不及去年同期的一半。
據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統計,今年1月至5月,我國紡織設備出口6.93億美元,同比僅增長7.25%,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31.6個百分點。市場低迷同樣波及進口,今年1月至5月,我國紡織設備進口19.93億美元,同比增長3.82%,比去年同期增幅下降29.6個百分點。
再難也要挺住
盡管時下紡織機械設備生產商日子普遍難過,但記者發現,中外企業對參加紡機展熱情依然高漲。據主辦方稱,參加今年紡機展的中外企業多達1400家,其中中國企業600多家。紡機展租用了新國際博覽中心全部11個展館,面積高達12.65萬平方米,成為歷年來中國乃至亞洲規模最大的紡機展。企業的困境和參展熱情似乎南轅北轍,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維駿機械(杭州)有限公司高級銷售經理王波為記者解開了這個謎。他說,從去年開始,我們公司明顯感受到來自市場的壓力。就拿這次參展來說,情況遠不及過去,以前參展,客戶要排隊等上好些時候,才能與我們參展人員洽談采購事宜。而這次,客戶不及以往的三分之一。我們明明知道參展就是這個結局,但還是要來。為什么?因為在如此重要的展覽會上,我們如果不參加,客戶會誤以為我們倒閉消失了。再怎么困難,也要挺過去。
盼望政策扶持
據海關總署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國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499.6億美元,同比微增3.4%,如果去除提價因素,出口實際上是下降的。紡織服裝出口涉及我國近2000萬人就業,影響面非常大。也就是說,出口受阻不僅影響紡織服裝業自身,還波及到產業鏈上的其他環節,紡機業就是其中的一個。
對此,不少參展商期盼有關部門制定措施,穩定我國紡織服裝的出口政策。江陰市倍發印染機械公司一位參展人員對記者說,不能認為紡織服裝業是應該淘汰的夕陽產業,這個產業養活了這么多人,發展到現在很不容易,我們不能輕易放棄。現在出口受阻,我們的印染機械也受到影響。他拿蒸化機舉例,今年估計能賣30臺,雖然比過去少,但還是比對面展臺的意大利公司要好得多,他們現在一年聽說只能賣4臺。他相信出口政策穩定了,生意就會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