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石擁有自主創新的“三個發動機”
7月24日,在省科技廳辦公室主任助理袁繼新、臺州市科技局王臨旦副局長陪同下,由新華社記者璩靜、浙江日報記者朱馨、浙江電臺記者張秀清等8家新聞媒體組成的“浙江企業自主創新轉型升級”采訪團蒞臨寶石進行新聞采訪。股份公司總經理衛海春、公司技術總監翟來祥、產品研發部部長阮玲斐、集團企業發展與人力資源部副部長盧麗蘋陪同采訪團參觀了公司品牌展示廳、黨建中心,觀看了《寶石人》企業形象片,然后接受了記者們的采訪。
首先,市科技局副局長王臨旦就臺州市經濟發展與科技創新的有關情況進行了全面的介紹。接著,寶石股份公司總經理衛海春介紹了寶石自主創新的開展情況,他說:
一、公司注重技術開發,形成了一個由國內外專家和企業技術人才組成的過得硬的研發團隊。目前,公司研發出的產品已達到10大系列、100多個品種。系列化的產品研發,很好地滿足了國外市場的需求。
二、利用社會資源推動科技創新,擁有了自主創新的“三個發動機”:一是引入控制系統,實現工業縫紉機從傳統型到智能型的轉變。公司與兵工企業合資合作,用電子控制系統,使智能縫紉機和先進的控制系統相結合,做到光、機、電、氣一體化,推動縫紉機的技術創新。二是加強材料研究,實現縫紉機的無油化。在縫紉過程中,污染布料是個世界難題,如何在高速無潤滑的情況下,還能實現正常運轉?公司正在引進航天高新技術材料用于民品開發,反復實驗,尋找亮點,從而實現縫紉機的無油化。三是設立博士后工作站,從設計理論研究指導自主創新的轉型升級。公司已設立了國家級的博士后工作站。上海交大等院校的博士已進行了開題研究工作。并在數控理論研究方面有了新的突破。
三、搭建平臺,實施全員創新,“引擎”企業快速騰飛。我們的創新不僅僅局限于產品的創新上,而且實現了全員的創新,如:開展各種類型的勞動競賽,實施全方位的創新。如:提高工作效率和產品質量的小改、小革等,使創新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在工藝流程和工裝制作中,都能直接獲取經濟效益。這樣,企業通過自主創新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騰飛。
之后,衛總饒有興致地回答了記者有關國內縫制行業和國外同行業知名企業的差距、在國家宏觀調控、銀根緊縮條件下企業采取的相應措施以及出口退稅對縫制行業的特殊影響呼吁情況等問題的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