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服裝業躋身全球體育用品主要消費市場
8月2日上午—北京奧運會開幕前的最后一個周末,22歲的陳晨腳穿耐克運動鞋,頭戴耐克棒球帽,走出北京宣武門地鐵站口。
一身運動休閑裝,是2008年奧運會舉辦前夕,北京街頭年輕人最流行的打扮。
陳晨今年7月剛從北京聯合大學畢業,她介紹說:“在大學里,我們班級28個人,沒有耐克或阿迪達斯運動鞋的人只有5名。”
目前,中國占據了世界65%的體育用品生產份額,但對于許多世界著名體育用品品牌而言,在奧運舉辦年關注中國,不再僅僅因為它是全球體育用品制造加工中心,更重要的是中國已躋身全球最主要的體育用品消費市場。
安踏公司品牌管理中心總監徐陽認為,隨著中國民眾購買力的提高,以及運動習慣的形成,越來越多中國人已成為體育用品的消費者。體育用品——包括鞋子、服裝、運動器材等,已進入許多普通中國家庭。
據中國文教體育用品協會的預測,奧運會在中國舉辦,將進一步刺激中國人對體育用品的消費,預計中國國內體育用品市場的銷售規模,將在2008年達到800億元人民幣左右,到2010年,中國有望成為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體育用品消費市場。
以北京奧運會舉行為契機,耐克和阿迪達斯等國際著名體育用品品牌正加緊從北京、上海向二、三線城市擴張;而中國本土的成功品牌如李寧、安踏、特步、康威、德爾惠、361度、金萊克、鴻星爾克等,則在鞏固二線、三線城市市場占有率的同時,努力擴大在一線城市的市場份額。
目前,美國耐克公司在中國體育用品市場的銷售額位居第一。耐克品牌全球總裁查理·丹森表示:“耐克在中國的年銷售收入已達10億美元,這個目標的實現比我們預想的要快得多。北京奧運會對耐克品牌的推廣,是一次絕佳的機遇,奧運會后耐克將繼續領跑中國體育用品市場。”
但全球第二大體育用品品牌阿迪達斯,借助奧運會在中國舉行,在中國市場開展了力度前所未有的品牌推廣活動,向耐克在中國市場的地位發起了挑戰。
阿迪達斯公司加入了北京奧運會頂級贊助商行列,將為中國代表團、奧運會組織者和志愿者等60多萬人提供服裝。這一舉動足以在相當長的時間里,擴大阿迪達斯品牌在中國的影響力。
7月上旬,阿迪達斯首個全球品牌中心在北京三里屯購物中心開業。阿迪達斯品牌全球總裁艾里克·斯特明格先生說:“中國已成為阿迪達斯全球最重要的市場之一。阿迪達斯首個品牌中心在北京揭幕,將成為鞏固品牌在中國市場領導地位的又一個重要里程碑。”
迄今,阿迪達斯公司在中國大陸已擁有3000個銷售點,阿迪達斯的子公司銳步在大陸也有550個銷售點。該公司計劃到2010年,使其在大陸的銷售點達5000個。
雖然像陳晨這樣的年輕人忠誠于耐克、阿迪達斯等國際知名品牌,但她說:“我家里的長輩更喜歡安踏、361度等本土品牌,最主要是價格因素。我的嬸嬸買了361度的鞋子和安踏的衣服,她覺得挺好的。”
安踏公司品牌管理中心總監徐陽介紹說,目前,阿迪達斯、耐克牢固占領中國一線市場,但安踏在二線城市比較有優勢。最近兩年,安踏公司的年銷售額增長速度,都超過了50%,去年銷售額達30多億元人民幣。目前,安踏在中國本土設立的門店超過510家,從2001年起,安踏連續7年在中國運動鞋市場的占有率位居第一。
三夫戶外公司總經理張恒認為,迄今中國體育用品市場仍然處于起步階段,城市居民對體育用品的消費正在向中高檔方向發展,已達到小康生活標準的農村地區,對中低檔體育用品的消費,逐步形成新的需求,因此,中國未來體育用品市場,仍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以運動鞋為例,目前中國人均運動鞋擁有量只有2.3雙,而美國是7.3雙,日本是4.8雙,還存在很大的消費潛力。
七匹狼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營銷部負責人許文杰則分析說,2000年之前,絕大多數的中國消費者還不太了解帳篷、睡袋,如今,隨著百姓戶外運動與戶外旅游活動逐漸增多,這些產品在中國的市場銷售規模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戶外運動產品將成為未來中國銷售規模增長最快的體育用品。
據中國文教體育用品協會的統計數字,5年前,中國戶外運動服裝、裝備的銷售總量只有約1億元人民幣;2007年,這一數字已達到26億元人民幣。5年前,全國只有400多家專業戶外用品經銷商和290多家專業戶外用品店;2007年則已分別發展到2125家和1500多家。